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干巴菌 的原始碼
←
干巴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干巴菌''' [[File:干巴菌.jpg|缩略图|右|[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177d1d2e0e51e478.jpg 原图链接]]] == 简介 == 干巴菌 是担子菌门,伞菌纲、革菌目、革菌科、革菌属的一类食用真菌,又名干巴革菌、对花菌。 干巴菌味美可口、独具异香且营养丰富,与[[竹荪]]、[[冬虫夏草]]、[[鸡枞菌]]、[[松茸]]等同属于云南珍贵的野生食用菌。 子实体一年生,丛生,珊瑚状,分枝叶片扇形,新鲜时轻革质。夏秋季生于松林中地下,肉质干脆,具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与云南松等松属植物形成菌根 干巴菌,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近几年在湖北宜昌西北山区也有发现。学名干巴革菌,也叫对花菌、马牙菌等。它生长在滇中及滇西及鄂西北的山林松树间。 产于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实现人工养殖。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干巴菌炒青椒或炒鸡蛋,其味妙不可言。 云南食用菌占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云南野生食用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天然绿色食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他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野生菌是理想的健康保健食品。 干巴菌是云南省、湖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暂未在中国其他省份及国外被发现。这种菌没有菌盖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状,故群众俗称为牛牙齿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老熟时变成黑褐色而且有一般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腌牛肉干群众称为干巴,故此菌得名干巴菌。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 || 干巴菌 || 别称 || 干巴菌、牛牙齿菌等 |- | 拉丁名 || Thelephora ganbajun Zang || 界 || 真菌界 |- | 门 || 真菌 门|| 亚门 || 担子菌亚门 |- | 纲 || 层菌纲 || 亚纲 || 担子菌亚纲 |- | 目 || 非褶菌目 || 科 || 革菌科 |- | 属 || 革菌属 || 种 || 干巴菌 |} == 形态特征 == 干巴菌具有革菌科的典型特征,全菌干燥革质,从基部分出扇状或莲座状瓣片,子实层既不成孔状,也不呈褶片状,而是表面光辫或具疣状突起。 == 营养 == 此菌香味浓郁、滋嫩香甜、肉质坚韧,干燥,回味醇香绵长,嚼味无穷,而且有一般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腌牛肉干群众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 == 分布区域 == 干巴菌主要分布在滇中高原,主产地为云南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其次为云南思茅、丽江、保山、大理,此外在贵州西部及四川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少量分布,其分布区在北纬22°~27°,东经99°~106°,海拔800~2200m,集中在1000~2200m的松林中。 == 生活习性 == 干巴菌在每年的6-10月发生,空气相对湿度75%~80%,光照强度为1.6×103~8×104lx,分布区内年降雨量为800~1100mm,林间温度为19.5~25℃,地温在19.5~23.5℃;其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子实体形成温度在14~24℃。干巴菌一般生长在山原红壤,少量为黄沙壤,母岩常为紫色沙岩或玄武岩的土壤中,土壤中性偏酸,pH在4.5~5.5,富含钙和铁,其中钾含量要求高,土壤较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几乎无腐殖质层或仅有少量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层也很少,土层厚度都为1m以下的薄层、中层土。干巴菌主要生长在[[云南松]]、[[思茅松]]、[[滇油杉]]及[[杉木]]组成的单一林下,或由它们与壳斗科)、杜鹃花科等组成的混交林下,其中以云南松林最为见,其次是思茅松林,而滇油杉林及杉木林则相对较少。它与松属植物(如云南松和思茅松等)有外生菌根关系。干巴菌经常发生在幼龄至中龄级松树下,大树下很少出现,北方齐齐哈尔也有林地生长,大多数农村人拿来喂猪 == 食疗作用 == 含有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多种微量元素能让人体强壮和病体康复;核苷酸、多糖等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其有益成份多多,药用价值自然相当高,其多醣体是医药方面最强的免疫剂与调节剂。虽然对癌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伤力,但能刺激抗体形成,调节机体内部的防御力量,而且可促进淋巴组织转化,故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及扩散的作用。菌类与其他菜烹炒,能提高鲜度和改善风味,特别是在和含脂肪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共同食用时,能有效防止胆固醇升高。 == 烹饪指导 == 干巴菌宜炒、炸、干煸、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荤素皆佳。素炒时,将此菌撕为细丝洗净,配加青椒丝,蒜米和佐料,炒熟即成。此菜异香扑鼻,沁人肺腑,放在口中干甜清香,耐人寻味,增进食欲。荤炒干巴菌,是将洗净的菌丝浸入鸡蛋清后,在油锅中滑一遍,再配上火腿丝、灯笼辣丝,放入甜、咸酱油、味精等佐料煸炒,后盛入盘中,淋上少许芝麻油。这道加了火腿煸炒的菜肴,具有火腿和菌的鲜香,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厚,用以佐酒佐饭,实令人食后难忘。 一般常见的烹饪方法有腌、拌、炒、炸、炖、干煸等。也可以与一些蔬菜、肉类、家禽相搭配,制作出味美可口的菜肴,是招待佳宾友人的上品。特别提示:先将干品反复多次洗净泥沙,再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待用。浸泡过的水可用来做汤或炒菜。菌内含异性蛋白质,食用蛋类、乳类、海鲜过敏者慎食! 干巴菌风味独特,是滇中、滇西地区颇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它具有香味芳醇、肉质脆嫩、嚼味无穷、食味异常佳美的特点。与青辣椒和瘦肉共炒,其芳香更加浓郁,可与鸡肉丝相媲美。可晒成干菌保存,亦可制作成独具特色的罐头。 == 生菌优点 == * 无污染:野生食用菌多生长于深山、树丛、道旁、岸边,自然生长,不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污染。 * 营养丰富: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多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 烹饪方法多样:[[焖]]、[[炒]]、[[炸]]、[[烤]]、[[煲]]、[[蒸]]、[[炖]]、[[拌]]、[[煸]]、[[爆]]等十八般"武艺"皆可使用。 * 减肥: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是天然的减肥食品。 * 保健美容:猴头菌治胃病,虎掌菌壮腰健肾,羊肚菌健胃补脾、嫩肤养颜,鸡油菌清肝明目,松茸益肠胃、理气化痰,鸡腿菌降血糖、助消化…… 说到野生食用菌,一般人只想到了它的美味。其实,野生食用菌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健康、美容都有一定的作用。菌类的营养价值一直得到医学界人士的认同,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告诉记者:野生食用菌中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物质,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补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多食菌类有利于人体强壮和病体康复,因此就有了菌类药膳,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饭食、米粥、糕点、糖果、药酒等;我国的医学古籍则指出,灵芝、茯苓等菌类能润泽肌肤、容颜悦色,银耳则有壮体补脑、提神美容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菌类能够美容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此外,菌类菜肴在我国也有悠久历史,它可荤可素,薄而不淡,浓而不腻,被人们视为"山珍"。 在几百种菌类中,牛肝菌具有清热解烦、追风散寒、舒筋和血等功效,还是妇科良药,并有抗感冒的作用;名贵的鸡枞则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养血、润燥、健脾胃等功效;干巴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营养极为丰富;青头菌则有明目泻火,散热舒气的作用。这些都是在云南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品种。 由于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加上诸多的功效,食用菌成为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的保健食品,并被称为当今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昆明市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数量高达9563吨,出口创汇6576万美元,比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43.2%和52.3%,成为云南省第二大出口农产品 == 保存方法 == 新鲜干巴菌买回来后,只要是比较干燥的都可以长时间保存,把泥土和杂草去除干净,保持干燥分量放入保鲜袋中,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食用前取出自然解冻,用清水淘洗干净即可。 将鲜干巴菌削去根部带土外皮,整理成大小基本一致的条状,用清水洗涤后再用盐水浸泡5-9天,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不渗水的容器中,加入保鲜液浸泡,保鲜液按干巴菌加水总重量的10-25%称取食盐,1-4‰称取苯甲酸钠和1-4‰称取焦亚硫酸钠,溶解于水中配成。液面要稍高于干巴菌堆面,然后将容器口封闭以隔绝空气和保持卫生,经一个月浸泡后即可取出包装作为产品。保鲜期在10个月以上。 == 参考资料 == 1.干巴菌菌丝生物学特性及生长条件研究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9-08-25] 2. 干巴菌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9-08-25] 3. 革菌属干巴菌研究进展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9-08-25] 4. 《臧穆 黎兴江 论文集》编辑组. 5. 方便快捷野生干巴菌及其加工方法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9-08-25] 6. 野生干巴菌人工促繁与保育技术措施研究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9-08-25] 7. 云南干巴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 WanFang 》 , 2001 8. 云南野生食用干巴菌的营养成分分析. 《 现代预防医学 》 , 2005 9. 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成分比较. 《 WanFang 》 , 2011 10. 干巴菌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 CNKI 》 , 1998 11. 掘塘技术对干巴菌菌塘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 CNKI 》 , 2005 12.https://baike.so.com/doc/5547187-5762295.html [[Category:379 菌藻植物門]]
返回「
干巴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