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白令海峽 的原始碼
←
白令海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白令海峽1.jpg|400px|缩略图|右| [http://www.qingdaonews.com/epaper/qdzb/images/2007-04/21/117709211096839347028102185744.jpg 原图链接][http://www.qingdaonews.com/epaper/qdzb/html/2007-04/21/content_787252.htm 来自青岛新闻网图片]]]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西经169度零分,北纬65度30分,约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国军队任职时穿过白令海峡,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ref>[http://www.sohu.com/a/340266705_197817 常识积累 | 世界十五大海峡] ,搜狐网,2019-09-11</ref>。 ==海峡简介== 白令海峡(英语:Bering Strait;俄语:Proliv Beringa;法语:Detroit de Bering),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平均深度约30~50米(98~164英尺),最狭处约85千米(53海里);峡内岛屿罗列,包括[[代奥米德群岛]](Diomede Islands,约16平方公里〔6平方英里〕)及海峡南边的[[圣劳伦斯岛]](约2560平方公里〔1000平方英里〕)。两侧的大洲分别是亚洲、北美洲,美苏国界在此穿过。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 ==名称由来== [[维图斯·白令]](VitusJonassenBering,1681年8月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1741年12月19日逝世于白令岛)是一位[[俄罗斯]]海军中的探险家。 白令受[[彼得一世]]的邀请参加当时新建立的俄罗斯海军成为其中的一个舰长,在对[[瑞典]]的战争中他成绩优秀,此后他又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他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1715年他最后一次回到丹麦。1725年他奉彼得的命令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1730年他回到[[圣彼得堡]],当时他患重病,在他远征探险的这段时间里,他的五个孩子死亡 。1735年他再次奉令来到[[鄂霍次克海]],1740年他建立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一场风暴将他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白令本人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在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属于[[阿留申群岛]]的一些岛屿,但这时他已重病在身,无法指挥他的船了。他们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在那里[[白令]]和他船上的其他28名水手病死。今天这个岛被命名为[[白令岛]]。他船上剩下的77名水手中的46人后来回到了他们出发的港口。 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1年8月,一支俄罗斯-[[丹麦]]的考古队发现了白令和其他五位水手的墓。他们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白令的原像可以重现。白令的牙齿完好无损,说明他不是得坏血病死亡的。 ==环境条件== 白令海的部分海水流经本海峡入[[北极海]],但大部分回流[[太平洋]]。冬季常有暴风雪,海面为1.2~1.5米(4~5英尺)厚的冰原所覆盖。仲夏仍有浮冰留存。在冰河时期(Ice Age),本区海平面下降数百尺,使海峡成为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陆桥,于是发生大规模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迁徙(约35,000~20,000年前)。 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北连[[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在距今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海水低于海面约100~200米,海峡历史上是亚洲和[[北美洲]]间的“陆桥”,两洲的生物通过陆桥相互迁徙。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和平大桥== 已故华人工程师[[林同炎]]提出建造一座跨白令海峡的大桥,连接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国的[[西伯利亚]],可以称为国际和平大桥。也有人提出一个通白令海峡的隧道。但是两边都是荒凉无人的地带,很难收回建造的成本,尚无任何正式决定。 白令海峡正中间有[[代奥米德群岛]](Diomede Islands)。威尔士角所在的[[阿拉斯加半岛]],是白令于1741年发现的,以后俄国皮毛商人还在这里建立了村落。但是,这片当年十分荒凉的冰天雪地,被沙皇于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代价卖给了美国。[[阿拉斯加州]],已经成了“能源的源泉”而身价倍增。 [[美国]]和前[[苏联]]政府商定,在白令海峡共建一座跨国公园,计划共占地296万亩,美国一方的在阿拉斯加州的[[西沃德半岛]]上,前苏联一方的在西伯利亚靠近白令海峡的[[楚科奇半岛]]的顶端。这两个地方都是人烟稀少、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是地球上难得的“没有污染的地区”。这座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建成后,两国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其间,同时也将吸引各国的科学家和游人前来考察和观光。 ===当前情况=== 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有四重身份:一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线;三是俄美两国的分界线;四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通过处<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410690396_17e1b5f5c001007d2z.html 亚洲与美洲的“陆桥”:白令海峡],新浪网,2018-04-16</ref>。因为一项“超级工程”,这块地理要冲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会晤时提出一项计划:修建一条海底隧道,将两国连接起来<ref>[https://news.sina.cn/2017-09-10/detail-ifykuftz5920094.d.html 记者手记:建大桥·修水坝·挖隧道——人类在白令海峡的宏大设想],新浪网,2017-09-10</ref>。这条长103公里的海底隧道将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楚科奇出发,穿越白令海峡,连接美国的阿拉斯加,途经2个小岛,包括一条高速铁路、一条高速公路、多条输油管道,耗资约660亿美元。一旦竣工,这项名为“世界连接”的工程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水下部分的3倍。这条史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需10至15年完成。白令海峡隧道将花费一百亿至一百二十亿美元。[[拉兹贝金]]说,[[日本]]、[[中国]]和[[韩国]]均对这项目表示兴趣,日本公司提出以六千万美元一公里的价格兴建这条隧道。 ==地理位置== 白令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两大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楚克奇半岛)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白令海峡的中央通过<ref>[http://www.sohu.com/a/355599635_500192 【地理视野】为什么说白令海峡那么美那么重要?] ,搜狐网,2019-11-23</ref>。 白令海峡地处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亚洲大陆]]东北端的选日涅夫角和北美洲大陆西北端的[[威尔士角]],把大洋“挤”成了这条窄缝,两地之间最小距离仅35公里,乘坐雪橇不到4小时就可以到达对岸。两“角”夹峙的白令海峡中,有两个分别属于俄、美的小岛,日界线便从两岛之间通过,因此,在两个相距仅有4公里的地方,却隔着一天的日期。白令海峡水深仅42米。据考证,1万年前这里曾是连接亚、美大陆的一座“陆桥”。人类和许多动植物,早先曾通过这里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动物也从这里到亚洲“串门”。 白令海峡所在的[[白令海]]是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西面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纬美国的阿拉斯加,南面是[[阿留申群岛]],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白令海的形状接近一个三角形,东西宽、南北长,面积约为230万平方千米。白令海的水深约为1640米。白令海的底部平坦宽阔,坡度很小,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架,水深不过150米。西南部为深水海盆,一般水深3600米。白令海峡海底的的峡谷长400千米,宽32千米,有50多条小分支峡谷组成。科学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峡谷。 ==气候条件== 其西岸是苔原气候,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和雾,尤其冬季,气温剧降,最低气温可达-45℃以下,海峡表层结冰,冰层厚达2米或更多,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结冰期,严重影响航行。海峡中海水主要是从北冰洋流来沿海峡西岸流入白令海,来自[[太平洋]]的温暖海水沿海峡东岸流入北冰洋。海峡和沿岸地区生活着适宜冰雪生态环境的[[海豹]]、海象、海狗、海獭、海狮以及北极燕鸥等。 ===海域介绍=== 白令海大致呈三角形,顶端向北,底部为由[[阿拉斯加半岛]]与阿留申群岛连接的1,600公里(1,100哩)的长弧所形成。这些岛屿属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部分。东西最宽为2,400公里(1,490哩),南北为1,600公里(990哩)。东部和北部属副极地气候,冬季气温-35~-45℃(-31~-49℉)。风强,时有暴风雪。海水几乎全部来自太平洋。水中生物丰富,有鲑、鲱、鳕、鲽、大比目鱼等,极具经济价值。岛屿也是海狗、海獭的滋生地。北部海区海象、[[海豹]]、海狮分布在北部区域。 白令海区是世界大气系统中最大梯度区之一。白令海的海水可较自由地与太平洋温水进行交换,北部与[[北冰洋]]冷水相联,故海面水温北低南高。西部受北亚漫长而酷寒的冬季影响,海水降温深度可达150-250米。东部受北[[太平洋]]暖水影响,冬不甚寒,夏较温暖。水温的南北差异,加上气流活动影响,促使白令海表层水的物理变化剧烈。白令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水产和矿产资源。据统计,鱼类约有300种以上。捕捞对象主要有鲑鱼、比目鱼、绿鳕、海胆等,其中以鲑鱼和蛤科类产量最高<ref>[http://www.docin.com/p-1532071660.html 白令海]豆丁网,2016-04-13</ref>。 ===群岛介绍=== [[代奥米德群岛]],又名“格沃兹杰夫群岛”。在白令海峡中部。由大、小代奥米德岛和[[费鲁埃岩礁]]组成。西部的大代奥米德岛又名[[拉特马诺夫岛]],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513米。属俄罗斯,为俄罗斯的最东端(西经169°02')。无定居居民,建有气象站。小代奥米德岛又名克鲁律什捷尔纳岛,在大代奥米德岛以东7.5公里处。面积5.5平方公里,有居民,同费鲁埃岩礁一起属美国。为亚洲同北美洲的分界线,也是俄、美两国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大、小代奥米德岛间。1728年[[丹麦]]探险家[[白令]]率领的探险队到此。 ==气候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发现,位于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宽达80公里的白令海峡能够对整个北半球的气候产生强烈影响。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这一发现回答了在过去10年间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问题,同时证明了某些因素表面上的轻微变化如何能够影响全球气候。科学家研究了白令海峡对于冰川循环的潜在影响。通过分析海洋沉淀物的数据,他们发现陆桥的出现与冰川循环的次数有关。研究人员推断,在冰川时期开始时,大块的冰川在北美、[[格陵兰]]、欧洲和[[亚洲]]北部形成和扩大。这些冰川隔绝了大量的水,使得海平面骤降并且使白令海峡间的陆桥暴露出来。这样导致太平洋中的水不能流入北冰洋。这种流入量的损失,意味着海水变咸、变暖。温暖的水融化了冰川的边缘。这些水又带着淡水回流到北冰洋和[[大西洋]],使海平面再次升高,让北方的气候变温和。研究人员在《自然-地球科学》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北极航道== 北极航道包括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 西北航道东起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向西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经[[波弗特海]]、白令海峡抵达美加太平洋港口;东北航道西起西欧和[[北欧]]港口,穿过西伯利亚沿岸海域,绕过白令海峡到达[[中国]]或[[日本]]港口。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冰盖的阻挡,北极航道当时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如今冰盖的融化将使这一梦想成为现实。一旦北极航道开通并投入商业运行,必将形成新的世界经济走廊。 这是因为北极航道是联系亚、欧、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线。据国际航运界计算,船舶从北纬30度以北的任何港口出发,使用北极航道要比绕行南部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节省至少40%的航程,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世界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北纬30度以北地区,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70%的国际贸易。 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必将大大缩短北美和东北亚之间的海上航线,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促成[[俄罗斯]]、北美、西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 ==视频== ===<center>白令海峽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白令海峡宽度仅80公里,为何不建跨海通道,来连接世界人口 </center> <center>{{#iDisplay:l08984aah1n|650|480|qq}}</center> <center>白令海大吸金第三季:激烈的竞争</center> <center>{{#iDisplay:y0129xq60yh|650|480|qq}}</center> <center>白令海大吸金第三季:04最后冲刺</center> <center>{{#iDisplay:p0128b72vmx|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返回「
白令海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