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浴血台灣島(趙臘平)

浴血台灣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浴血台灣島》中國當代作家趙臘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浴血台灣島

——清末湘軍赴台抗擊法國侵略者追記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盡擲頭顱不足痛,絲毫權利人休取。

——摘自清末民初湖南才子楊度《湖南少年歌》

在我國台灣島的中北部,有一個叫苗栗縣的地方,其北邊和東北邊與新竹市、新竹縣為鄰,南邊和東南邊隔着大安溪、雪山山脈與台中市接壤,西濱台灣海峽。苗栗縣昔稱「貓里」,公元10世紀之前,平埔人、道卡斯人移居此地。17世紀中期,漢族移民開始遷來定居開墾。特別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廣東、福建一帶大量客家人移民至此,與原居民和平共處,彼此融合。

到台灣,體驗苗栗風土成為饒富意趣的一環。峻麗的名峰險岳;涇渭分明的「海線」的閩南文化與「山線」的客家文化,以及深僻山林的原住民風情;樸實的田園物產;默默耕耘的傳統工藝,是苗縣最耐人尋味的文旅資產。比如,雪山山脈棱脈連綿的「聖稜線」,是無數登山客夢想攀登的秘境,而馬那邦山則是賞楓、觀雲海的名山。中部山區丘陵帶,南莊以神秘的賽夏人矮靈祭、鱒魚美宴、少數民族手工藝馳名,獅頭山聚集着眾多佛、道寺廟,明德水庫的湖光山色、公館的福菜與陶藝,再加上泰安溫泉、大湖與卓蘭的觀光果園,連結成亮麗的風景線,而三義木雕藝術更是不可錯過的人文巡禮。海濱地帶,崎頂海水浴場、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是夏日弄潮的好去處。此外,香格里拉樂園、西湖度假村則分居縣境北南,為苗栗之旅平添了更多的歡樂氣息。

歲月流轉,往事千年。兩岸的中國人至今沒有忘記:在苗栗卓蘭鎮,有一座台灣唯一的專門祭拜因中法戰爭來台作戰身亡客死他鄉的數千陣亡湘軍英靈的昭忠廟。

昭忠廟當地人稱之為「軍民廟」,規模不大,廟宇前有副對聯:「往事昭昭億萬世長傳宇內,精忠耿耿千百年猶在人間」,廟裡供奉的主神,則是一位益陽籍的湘軍將領—皇清武顯將軍劉少斌。那麼,一位清代的湘軍將領為什麼會成為台灣省苗栗縣卓蘭鎮一座昭忠廟一尊保國佑民的神祇呢?

01

宋楚瑜會見梅克保

2010年8月3日,時任親民黨主席的宋楚瑜先生會見了抵台訪問的時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的梅克保。據報道,這位自稱「湖南騾子」的「泛藍大佬」在會見一開頭就說:我為自己是一個湖南人而驕傲,我也是一個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在台灣長大,愛台灣的台灣人,同時不忘自己是中國人。

宋楚瑜,湖南湘潭人,生於1942年3月16日,1949年隨父母去台灣。1964年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台灣省原省長,親民黨黨主席。曾於2005年5月、2009年3月、2014年5月三次訪問大陸。

見到梅克保等一行來自湖南的老鄉,宋楚瑜先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接着他回憶起了歷史。他說,在1885年中法戰爭時,當時法國想要侵占台灣,(清政府)從大陸派了兩支部隊來防守台灣,一支是淮軍,由劉銘傳帶領,防守基隆,一支是左宗棠派來的湘軍,防守中部。湘軍戰死在苗栗的人數高達5000多……宋楚瑜先生說,他是在擔任台灣省長到各地訪問時才知道這段感人的故事的,湘軍英靈就葬在苗栗卓蘭。

「兩岸之間血濃於水,兩岸有民族的感情,彼此之間更應該相親相愛。」這位曾當過台灣省長的湖南人動情地說:「湖南人愛台灣不是用嘴巴講的,他們在歷史上是用血來表達對台灣的感情的。」

8月4日中午,梅克保率70人的訪問團專程前往台灣中部苗栗縣卓蘭鎮昭忠廟,祭拜來台作戰身亡客死他鄉的數千陣亡湘軍英靈,並致贈5萬元人民幣,給廟方修築擴建廟宇。

那麼,宋楚瑜先生所指的「湖南人在歷史上是用血來表達對台灣的感情的」有着怎樣的深意呢?筆者猜想,宋楚瑜先生所指的「湖南人在歷史上是用血來表達對台灣的感情的」,其深意還不僅僅指在中法戰爭中湖南人奮不顧身抗擊法軍的事跡,其中可能更包含着在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湘軍和台灣抗日義士及老百姓一起浴血奮戰、並肩抗擊日軍的壯舉。更是意指,為保衛台灣這片本來就是屬於中國人的固有領土,兩岸的中國人一定豁得出去,不惜犧牲生命。

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這段催人淚下的歷史——

02

「中法戰爭」,是指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間從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約》簽訂前後,戰場主要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從1884年5月《簡明條約》簽訂前後即法軍攻擊基隆起,到1885年6月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為止,主要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

話說公元1883年(光緒九年)8月,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率領擁有4000人的艦隊攻占越南首都順化,強迫越南阮朝簽訂《順化條約》,規定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為了擺脫完全淪為法國殖民地的命運,越南兩次遣使來華,請求清政府支援他們抵抗法國的侵略。而法國則準備以越南為跳板,向中國發動新的侵略。至1883年12月11日,法國完成了擴大侵略的準備,向駐紮越南山西(山西市,今河內直轄市)的中國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蓄意挑起中法戰爭。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全部占領了紅河三角洲。清軍敗退。

面對法國的侵略和挑釁,清政府舉棋不定,採取的措施也充滿矛盾。在軍事上,一面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命令清軍不得主動出擊;在外交上,一面抗議法國對越南的侵略行徑,一面又企盼通過談判或第三者的調停與法國達成妥協。

《中法簡明條約》

法國看準了清政府的虛弱本質,決定趁新勝之機和清朝談判,迫使清政府屈服。公元1884年(光緒十年)5月11日,在德國人德璀琳的斡旋之下,清廷派李鴻章與法國海軍中校福祿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中法簡明條約》的簽訂,標誌着中法戰爭第一階段的結束。

然而,清政府對法國的妥協退讓,並未換來它所企求的「和局」。1884年6月6日,法國又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二次《順化條約》,否定了清朝對越南的宗主權,以確定法蘭西對整個越南的殖民統治。更讓人震驚的是,還未等到清軍從北圻撤走,法軍便迫不及待地進兵諒山附近挑起觀音橋事件。法軍悍然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反擊。與是,法國又以「北黎衝突」作為擴大戰爭的藉口,一方面要求清政府火速撤退駐越軍隊,並賠償軍費2.5億法郎(約合白銀3800萬兩),另一方面威脅清政府,說法國將占領中國一兩個海口當作賠款的抵押。

清政府明知這是無理勒索,卻仍派兩江總督曾國荃於7月下旬到上海與法國代表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爭端。但就在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時候,法國撕毀《中法簡明條約》,將它在中國沿海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開進福州馬尾軍港,一方面脅迫清政府接受法國的條件,一方面準備隨時發動攻擊,占領這些口岸。1884年8月5日﹐法艦轟擊基隆﹐強行登陸。中法戰爭全面爆發。

電視劇《台灣巡撫劉銘傳》劇照

清廷軍隊在福建巡撫劉銘傳統率下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清廷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向清廷勒索﹐要求賠款8000萬法郎﹐10年付清。這次,清政府沒有接受。

1884年8月23日﹐法國以先期駛入福州馬江以內的優勢兵艦向清廷船艦猛烈攻擊﹐清廷水師倉卒應戰﹐頃刻間﹐11艘戰艦或沉或傷﹐官兵殉難者近800人,馬尾造船廠全部傾覆,大清海軍的搖籃毀於一旦。法軍隨後駛出閩江口﹐集結於馬祖澳。

當時劉銘傳緊急上書朝廷,請求加派兵馬援台。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兵端」,命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

此時,清朝任命重臣、湖南湘陰人左宗棠督辦福建軍務抗法。他甄選能將,整治軍隊,添船購炮,重修或加強江防各處炮台,還親自檢閱駐江蘇的湘淮水陸各軍,召集防江防海各路部隊的將領研討守衛領土的方案。應閩浙總督何璟的請求,他調舊部5000人從征,並從兩江防區抽調湘淮軍派往台灣,加強防禦。

孫開華(1840-1893),字賡堂,湖南張家界慈利人。清末台灣守軍將領,抗法英雄。

正是此時,一大批湘軍將領奉令率部渡海增援台灣:如四川布政使、湖南龍陽人易佩紳,浙江海門鎮總兵、湖南清泉人孫昌凱,浙江提督、湖南祁陽人歐陽利見。此前,福建漳州鎮總兵、湖南慈利人孫開華,福山鎮總兵、湖南邵陽人楊金龍就已分別率部開到台灣,駐防淡水、台中、嘉義和彰化等地。不久,清庭命湖南湘鄉人楊昌浚改任閩浙總督,幫辦福建軍務。但楊昌浚還沒到達軍營,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便已逃遁。楊昌浚在任期間,為台灣軍民抗法籌兵籌款,不辭辛勞。

1884年10月1日,孤拔率領法軍在10餘艘軍艦、100餘門大炮的猛烈炮火掩護下,再次進攻基隆。基隆守軍奮勇抵抗約兩小時,傷亡百餘人。劉銘傳在得知大批法軍即將猛攻淡水,守軍不斷告急要求增援的消息後,決定撤離基隆,移師淡水。占領基隆後,侵略者組織8艘炮艇、2000多名法軍於10月8日對淡水發起進攻並強行登陸。法軍登陸後,駐守淡水的湘軍大將孫開華帶領預先埋伏在各處的湘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包抄法軍。

楊金龍(1844-1906),字鏡岩,湖南邵陽人,任江南提督。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侵略者,孫開華將部隊化整為零,潛伏壕溝,俟敵陸戰隊近前,然後分割包圍,各個殲滅。關鍵時刻,孫開華樹起大將旗幟,命人擂鼓,帶頭衝鋒陷陣,手刃敵酋,法軍驚慌逃散,敗下陣去。在追擊法軍途中,湖南慈利人胡峻德忽被炮彈擊中,腦袋迸裂,手臂炸斷,但臨死前他手裡還揪着兩個敵人的頭顱。將士們見主將如此奮勇,更加拚死殺敵,結果法軍潰不成軍,登陸士兵無一生還。從此,孤拔不敢再犯淡水,只好下令從10月23日起,對台灣實行無限期的海上封鎖。

法軍封鎖台灣後,內陸與台灣文電不通,援台交通中斷,島上軍需民用緊張。此時,正在福州前線部署戰事的左宗棠,密電劉銘傳在台灣招募兵勇一萬人,以資防備。同時,左宗棠上書請奏,希望李鴻章派北洋艦隊前去解圍,但李鴻章以朝鮮政變為由按兵不動。無奈之中,左宗棠只得派湘軍名將、湖南湘鄉人王錱的兒子王詩正率領五營湘軍乘坐漁船東渡增援台灣。王詩正從廈門渡海,在台灣中部登陸。

左宗棠又急電旗下將領湖北提督、湖南吉首人楊岳斌、湖南益陽人劉少斌二人率湘軍渡海入台抵抗外侮。楊、劉二人在湖南本土招募兵勇12營,由湖南巡撫龐際雲先後募集86000餘銀兩,並率部於1884年12月9日,從長沙拔隊啟程。

清末湖南籍名將左宗棠

1885年初﹐左宗棠又和曾國荃聯合上奏,建議由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各抽兵輪五艘,在上海集結,並通知楊岳斌、劉少斌率所部湘軍十二營從武昌乘江輪而下,然後乘兵輪先抵廈門,準備與法國海軍大戰,但李鴻章仍然沒有答應。在沒有輪船運輸、沒有海軍護送的條件下,左宗棠只好改派湘軍將領吳安康率領幾艘南洋兵輪南下前去接應楊岳斌。兵輪開到浙江石浦洋面時,卻遭到9艘法國軍艦截擊,被擊沉2艘,其餘3艘駛入港內。楊岳斌、劉少斌統率的十二營湘軍,從漢口乘船到達上海後,至1月29日到達福州。由於沒有兵輪運兵,只得改用商船前往福建,然後分批渡過海峽。

當時,許多淮軍將領對李鴻章這種行為非常不滿,尤其是曾經跟隨左宗棠征西的淮軍將領,紛紛向左宗棠請戰,要為國殺敵。記名提督聶士成便是其中一個,他主動率領850多名淮軍從山海關登船啟程,直奔台灣。在左宗棠的精心部署下,各路援軍紛紛到達福建,相繼渡過海峽,台灣地區大軍雲集,士氣大振。

法軍自淡水慘敗後,即集中注意力攻打基隆。從1884年11月以來,雙方衝突時斷時續。1885年1月以後,戰鬥加劇。法軍已由八斗登陸,試圖攻據月眉山,切斷守軍與台南聯繫。此時,王詩正率5營5000兵力從台中趕往台南。台南為台灣南部重鎮,原有淮軍21營駐守,已馳援台北、台中5營,僅留台南14營,分防府縣各城,海防僅有義營數營,槍械低劣。3月初,王詩正帶領湘軍進屯五堵時,法軍增兵大批到達。3月3日,法軍派出精銳1300餘名猛撲月眉山,5日又出動2000名直攻戲台山。王詩正令劉見榮、易玉林分統數營自左右抄襲,爭奪月眉山。法海軍陸戰隊增兵設防大橫峰,湘軍乘銳進攻。法軍炮火熾熱,湘軍分統胡少亭、羅國程奮勇先登,中炮犧牲。王詩正督後隊奮進,劉、易兩營從左右奪敵要隘,法軍傷亡數百,憑壘困守。法艦又運到陸戰隊,自暖蝮街繞到湘軍背後,義軍怯戰先退,退守五堵。楊岳斌至台南督師,王詩正指揮湘軍重創法軍。而湖南人陳鳴志到台灣招募的楚軍和當地人組成一個營,也參加了月眉山血戰。但最終月眉山失守,守軍退守基隆河南岸,河北地區悉為敵所占據。兩軍隔河對峙,直至戰爭結束。

楊岳斌(1822年-1890年),原名載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晚清名將,湘軍水師統帥。

在北邊,法軍用了不少氣力多次進攻,而始終侷促於基隆港周圍一隅之地,經常受到強大守軍反攻的威脅。為了擺脫進退維谷的困境,法軍於 3月29日向澎湖發起進攻,31日占領澎湖島。

1885年4月4日,清廷派出英籍代表金登干和法國外交部政務司司長畢樂在巴黎匆促簽訂停戰協定。之後,清廷明令批准李福天津《簡明條約》,下令北越駐軍分期撤退回國,但要求法國解除對台灣和北海的封鎖。

1885年5月,左宗棠聞訊清政府和法國簽訂停戰協定後,氣得口吐鮮血,逝於福州。6月9日﹐李鴻章與法國政府代表、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條約》共十款﹐主要內容是﹕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闢兩個通商口岸﹐「所運貨物﹐進出雲南﹑廣西邊界應納各稅﹐照現在通商稅則較減」;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業者之人商辦」﹔此約簽字後六個月內﹐中法兩國派員到中越邊界「會同勘定界限」﹔法軍退出台灣﹑澎湖。至此,中法戰爭結束。

本來,中法戰爭可以說是晚清唯一一次戰勝入侵者的戰爭,但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昏庸,軍事上的勝利並未贏得政治上的主動。最後,清政府被迫和法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03

需要說明的是,湘軍將士入台後,在台灣巡撫劉銘傳的統一率領指揮下,與台灣軍民一道奮勇作戰,多次擊退法國侵略軍。1885年4月中法戰爭終於結束後,當年6月,又逢台灣卓蘭境內發生叛亂,清政府為繼續維護和宣誓台灣主權統治,將這部分湘軍安排在台灣山區苗卓蘭境內,承擔駐衛安撫的任務,當地民眾稱其為「湖南營」。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從1884年渡台,直至1887年撤兵,前後共有13000餘員湘軍將領在台浴血奮戰兩年零六個月,戰死、病死5000餘人,大多埋葬在苗栗縣卓蘭鎮「湖南營」附近的山坡上。當年,湘軍在班師回朝前夕,在苗栗縣卓蘭的歸安橋立碑紀念,並將橋名取為「歸安」,以示招魂之意。

由於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不久,中日甲午戰爭便全面爆發,台灣被日本占據。二戰期間,台灣糧食缺乏,日本人要求當地師生去該墓地種植紅薯,便有湘軍將領的屍骨陸續被挖出,因在戰爭年代,無人重視,此事最終也不了了之,湘軍英靈被拋之荒野,慢慢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台灣苗栗縣卓蘭鎮挖掘出來的湘軍英烈墓碑,現安奉於軍民廟後,其中正中間最大的墓碑為益陽籍皇清武顯將軍劉少斌。

時間到了1957年,隨着卓蘭鎮的開發,卓蘭高中需要開闢運動場,施工人員不時常在掘土中挖到屍骨、兵器及墓碑,此事在當地傳開,引起人們猜疑。後來有卓蘭鎮的熱心人士收集湘軍將士遺骸及墓碑,並在卓蘭「湖南營」所在地附近修建了一座「軍民廟」,以告慰將士亡靈。據挖掘出的42塊墓碑碑文顯示,其中35位為湖南人,官階最高者即為湖南益陽籍「皇清武顯將軍」(正三品武階官)劉少斌,立碑時間為清光緒十三年三月(1887年3月)。

「往事昭昭億萬世長傳宇內,精忠耿耿千百年猶在人間。」終於,以劉少斌為主神的「軍民廟」在苗栗縣卓蘭鎮成為保國佑民的神袛,劉少斌被卓蘭當地民眾尊稱為「武顯將軍」。據說,其時每年端午節或農曆7月29日,當地必舉行祭拜儀式,奉以香火,貢以犧牲,以慰湘軍在天之靈。

以劉少斌為主神的「軍民廟」在苗栗縣卓蘭鎮成為保國佑民的神袛,其被卓蘭當地民眾尊稱為「武顯將軍」。

回想當年,多少兩岸的先輩為了國家統一而不懈奮鬥,那「頭可斷,血可流」的精神、那「求統一,驅蠻夷」的毅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在外部勢力的慫恿與支持下,一小撮「台獨」分子數典忘祖,背叛中華民族,狂妄鼓吹兩岸「一邊一國」,處心積慮割裂台灣與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聯繫,其「台獨」謬論荒腔走板。而以湘軍為代表的清軍與台灣當地義軍、百姓攜手並肩抗擊法國侵略者的壯舉,以及當地百姓專門因中法戰爭來台作戰身亡客死他鄉的數千陣亡湘軍英靈建造昭忠廟的感人事跡,已經並將繼續雄辯地證明,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改變不了深植於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割裂不斷兩岸歷史連結和兩岸同胞血脈聯繫,更不能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1]

作者簡介

趙臘平,作家、學者、高級記者,系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地質作家協會主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