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原瑞昌市實驗小學聾啞班),開設於1992年,1999年經市政府批准為「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2014年9月搬遷新址,現坐落於人民北路(原桂林慶豐小學)。學校現已發展成為集小學、初中於一體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開設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3人,現有教職工29人,其中專任教師18人。學校現總占地面積約7925.4平方米,建築面積6781.58平方米,內設教學樓、宿舍樓、食堂、足球場、籃球場等建築設施;設有烘焙室、手工皂室、美術室、律動教室、感覺統合訓練室、康復功能訓練室、計算機室、心理諮詢室、圖書室、多功能報告廳等功能教室。

目錄

學校辦學方向

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師資隊伍完備,校領導辦學理念新穎,教師充滿朝氣與活力,學校以「自尊、自信、感恩、奉獻」為校訓[1],秉承「以人為本、育殘成才」的辦學理念,踐行「穩中求發展,穩中促進步」的行事作風,力求「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學習中求進步」,堅持將殘障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學放在第一位,將文化課程作為常規課程,將社會適應課程滲透於各個方面,將職業培訓作為適應殘障兒童的生計發展課程,以學生髮展為重,致力於辦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

學校辦學特色

1.教學分四步走。一是常規課,運用全國統一教材開展教學工作;二是特色課,開設職業教育起步探討性課程;三是康複課,針對聾啞學生開設語言訓練課程、針對腦癱學生開設感覺統合訓練課程、針對自閉症學生開設心理疏導課程、針對智力障礙學生開設生活自理課程等;四是送教上門,為中、重度殘障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服務。

2.注重職業教育。2015年9月開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開展具有濃厚特色的探討性職業教育[2]準備課,簡稱「特色課」,主要開設勞動技能課、生活自理課、感官律動課、特色摺紙課、傳統剪紙課、手工串珠課、裝飾畫製作、精美插花、手工香皂、烘焙等課程。

2017年9月起,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與瑞昌市殘疾人聯合會正式聯手,以「發展特殊兒童,培養職業教育,傳承瑞昌手工藝」為總目標,以為全市400多適齡殘障兒童未來發展服務為宗旨,開展「瑞昌市殘障青少年職業培訓活動」。瑞昌特校將聾部、培智部高學段49名學生,已作為學員進入「瑞昌市殘疾人手工藝傳習基地」,對傳統剪紙、縫紉、麵點等項目進行培訓學習。

學校辦學成績

瑞昌市特殊教育學校自2014年獨立辦學以來,在教學活動、學生素質、學校辦學等方面獲得優秀成績。

1.教研方面。教師徐敏獲2015年江西省特殊教育委員會論文評選一等獎,江麗文教師獲2016年度江西省特殊教育協會先進個人稱號教師,張榮老師獲得2017年江西省特殊教育學會論文評選一等獎,教師江麗文、朱珩在2014年九江地區特殊教育學校(聾部)教師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教師頓中萍參加2015年九江市賽課活動獲一等獎;近幾年,頓中萍、朱珩、范倩文等教師在九江市教研所論文研討活動中多次獲一等獎;2019年鄒麗麗老師特殊教育教師職業技能比賽獲江西省三等獎。

2.藝體方面。2015年,我校學生代表瑞昌市參加九江市殘疾人運動會,突破了瑞昌市在殘運會獲獎零的突破。聽障生戴兆英、陳美齡、徐智清多個項目獲一等獎;在2016年全省選拔殘疾人青少年運動員中我校聾生戴兆英、陳美齡、徐智清、培智生田浩四名學生確定為集訓對象。2016年,江西省特殊教育委員會主辦的「聽力障礙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比賽中,學生陳美玲代表九江地區參賽,並喜獲全省決賽二等獎;2017年九江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辦的特殊教育學生技能比賽中,我校學生在剝花生、包餃子等比賽中均獲得一、二等獎;學生鑽石畫、木板畫、衍紙畫等作品均獲得特教領域全國比賽獎項。2019年,聾生徐智清的剪紙作品獲得江西省青少年組一等獎,培智生柯丁瑜作品《龍騰中華》獲三等獎。在瑞昌市青少年藝術節中,我校學生舞蹈《我的未來不是夢》獲得中小學組舞蹈比賽最佳表演獎,在九江市首屆殘疾人文藝匯演中,該舞喜獲銀獎。2018年江西省殘奧會,我校溫認志同學獲得100米金牌、鉛球銀牌、跳遠銀牌。2019年全國殘運會,我校戴兆英同學榮獲鏈球比賽銅牌,實現了瑞昌殘疾人在殘運會上零的突破!

3.學校辦學。由於學校開展工作紮實高效,獲得2015年度瑞昌市教體局目標管理考評優勝單位,2016年度江西省特殊教育協會工作先進單位,2016年度瑞昌市教育系統優勝單位、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綜治安全工作先進單位,2017年度江西省特殊教育協會工作榮獲先進單位,2017年度瑞昌市教育系統綜治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師風師德先進單位。2018、2019軍獲得綜治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和目標考評綜合優勝單位。

學校發展

目前,黨和政府對特殊教育越來越重視,接下來我校將繼續為「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全面推進全納教育」做貢獻,使每一個殘疾兒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加大校本教研,探索切合特殊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新對策,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更好地為特殊教育做貢獻。目前,學校建檔立卡學生30人,享受低保15人,急需社會各界伸出關愛之手,解決他們的生活所需,爭取在奔小康的路上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得到實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