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融环境”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金融环境'''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ref>[https://cul.sohu.com/a/600456221_121124718 云端超…”)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1101/bf420598a9354462b762e34305d5d65e.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32900341_12134761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金融环境'''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金融环境'''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2024年5月1日 (三) 07:25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金融环境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其中,金融体制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各种信用活动组织、调节货币流通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

财务管理金融环境内容

财务管理金融环境内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

1、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

常见的基本金融工具有企业持有的现金、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衍生金融工具又称派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技术设计形成的新的金融工具,常见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等。具有高风险、高杠杆效应的特点。

3、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不仅为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了场所,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长短期资金转换、引导资本流动,提高资金转移效率。

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从外部环境看,主要体现在三个“度”,即社会信用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司法执行难度

1.社会信用程度低,诚信意识差。过去的实践已证明,一个地区的信用程度越低,诚信意识越差,经济发展速度就越慢,银行的不良资产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2.对金融支持的小。对金融的支持包括:不干预银行放贷和收贷;采取措施制裁不守信用者;逃废银行债务;组织司法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帮助银行清收不良资产;给银行优惠政策处置抵债资产等。

3.法制环境差,司法难度大。近年来,银行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大部分采取了依法清欠,但效果不佳。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得不到意想的效果往往是打赢了官司却输了钱。由于司法部门的威慑力不强,在客观上还助长了失信行为的蔓延。

(二)从内部环境看,主要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三查”不到位,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人有渎职、失职行为。

2.贷前调查不细,贷时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位不到位。

3.工作主动性差,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快解决上述的问题,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的贷款权之所以上收,主要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贷款权自然就会下放,地方经济发展就有了充足的资金。

构建和谐金融环境的途径

(一)巩固经济基础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功能,实现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是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业拥有的资产是证券业和保险业的6倍多,融资比重占国内融资的90%以上,毋庸置疑,银行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反过来,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亦离不开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银行业积累了巨额资产,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就已证明了这一点;但经济的转轨、金融环境的恶化,也使银行业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有资料展示,2003—2005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银行内部管理原因造成的占20%多,而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占近8 0%,金融生态环境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不良资产比率相差达10倍之多。金融也是经济的助推器和晴雨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好,就有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这里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反之,就会引发资金外流,削弱经济的竞争力。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经济和谐健康发展,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诚信环境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更需舆论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守信者除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外,金融部门可以对守信者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适当增加授信额度,并保证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及时到位。对失信者及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或个人,要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列入黑名单。各家银行对列入黑名单者不给贷款,不给开户,不给结算。用此办法促使失信者主动守信,守信后可同样享受守信者的待遇。

(三)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保证。

要不断完善各项金融法律法规,尽快制定能够保护银行业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司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依法办案、加大威慑力度。对失信者的制裁更严厉些,让失信者付出的代价更沉重些,尽量减少银行的损失。让失信者尝到失信的苦头,早日成为信者。

(四)强化管理,改善银行内部经营环境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银行改革的目标,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较为普遍,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突出,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对地方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农村金融服务单一和弱化等等,严重地制约着银行业经济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银行业自身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构建有效的内控机制,使银行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落实依法经营理念,合法经营,审慎经营,使银行成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排头兵和受益者;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合理进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和三农经济的扶持;利用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活化不良资产。

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按贷款额度和贷款质量实施奖惩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渎职、失职人员要严厉处罚。必须坚持贷款“三查”制度,不断提高贷款质量;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力度,做好风险防范和预警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