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年度平衡预算”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年度平衡预算'''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0913/2f86bc481da44816b70662d9b54cae0b.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84522259_12110686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年度平衡预算'''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年度平衡预算'''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2024年5月12日 (日) 07:57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年度平衡预算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年度平衡预算是指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即财政收入是等于财政支出的,财政支出一般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政府购买,财政收入一般是指税收。

平衡预算概述

平衡预算是指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政府的财政收支出于保持平衡的需要,当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财政赤字;当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的最佳经济状态。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一是年度平衡预算,这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每年预算均需平衡的思想;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三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则是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核算财政收支总额,是为了进行财政收支状况的对比。收大于支表明盈余;收不抵支,则表明出现财政赤字。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