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增加 72 位元組, 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地处闽南千年文化古镇—— [[ 福建省 ]][[ 晋江市 ]][[ 安海镇 ]] ,现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福建省示范中学、福建省重点中学、重点华侨中学、国家级文明单位,晋江市养正中学是省一级达标中学、省文明单位<ref>[http://dzswenming.gov.cn/zcfg/60.html 文明单位六条标准],河南省邓州市文明网,2015-06-16</ref>、省文明学校(连续4届)、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ref>[https://www.doc88.com/p-0971418866521.html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道客巴巴,2015-03-20</ref>实验学校、国家级培养体育人才试点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晋江市养正中学,建校九十多年来,该校共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初中毕业生、一万多名 [[ 高中 ]] 毕业生。近十年来,向高等院校输送了一万多名合格新生。
晋江市养正中学,2017年11月被评为第一届全国 [[ 文明 ]] 校园。
==历史渊源==
晋江市养正中学,岁月悠远、积淀厚重。学校的渊源可追溯至宋代闽南最早的书院——石井书院。朱熹之父朱松,宋绍兴初任安海(时称石井)第一任镇监,朱松在安海鳌头精舍施教理学。其时朱熹任同安主簿,经常在泉州所属各地讲学。由于父亲朱松在安海任职,朱熹对安海有特殊感情,故经常来鳌头精舍讲学,其后鳌头精舍辟建二朱先生祠。及至 [[ 朱熹 ]] 的儿子朱在任安海镇监,于鳌头精舍设石井书院。石井书院是闽南最早的书院,历宋元明清近千年,培育出无数才子俊杰。
==办学规模==
1948年,学校迁址于寨埔(今校址)并增设高中部,易名为养正中学,增至8个班级,学生500人,规模初具。其后几年华侨乡贤多次慷慨捐款建设学校。至此,养正中学规模颇大,校舍壮观,办学质量高,在福建省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57年, [[ 高考 ]] 录取率居福建省前列,学生在全国性运动会上也取得喜人的成绩。至六十年代,学校全面贯彻正确的 [[ 教育 ]] 方针,广大教职员工敬业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学校声誉日隆,1960年学校获批为省属重点中学。
1966年, [[ 文化大革命 ]] 发生,校名改为“人民中学”。学校和全国各地一样曾一度停课,复课以后,教学秩序也一度被打乱,年段改称“连”,班级改称“排”。1970年,校名改为“安海中学”。文革期间,养正中学虽然与全国各地一样搞阶级斗争,也忙于“学军学农学工”,但以陈铭贤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坚持抓教学质量,在“交白卷”为“ [[ 英雄 ]] ”的年代里,养正中学坚持考试这一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得到了相对的保证。体育成绩也在原来五六十年代良好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七十年代初有30多人次在全国性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前五名的成绩。
==教学设施==
文革结束后,教学 [[ 秩序 ]] 恢复,养正中学的发展步入正轨。1978年恢复原校名养正中学,全国恢复高招后,学校的教学成绩显示出老校名校强劲的发展势头,1977年,恢复高考,养正中学的高校录取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改革开放,为养正中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学校进入全新发展时期,1983年学校评为省华侨重点中学。其时华侨乡贤继续捐资兴教,学校 [[ 环境 ]] 焕然一新,教学设施,教学成绩斐然。1982年至1998年,学生共有7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至1998年高考录取率已超过90%。1984年至1997年学校共有7次获国家级奖励,1993年和1998年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单位。1997年1月,养正中学被省教委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2017年,乡贤陈永建再向养正中学捐赠5000万元。
==教学管理==
承载丰厚历史,谱写崭新篇章。新世纪之秋,养正中学实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跨越。2003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是 年,按照 [[ 政府 ]] 有关规定,停止招收初中生,至2005年,养正中学初中部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初中部分离出学校,学校成为一所普通高级中学。这一时期学校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高楼林立。
学校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管理制度逐步 [[ 规范 ]] ,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考成绩再创新高,2005年朱诗雄同学夺得福建省理科高考总分第一名。学校实施科研强校的战略,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试验学校”。
学校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被 [[ 福建省教育厅 ]] 确认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学校贯彻“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创德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2000年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10月养正中学被中共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喜迎八秩华诞,勇创世纪辉煌。养正中学秉持“文化立校,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锐意创新,科学发展。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满怀豪情,立足养正文化,光大养正精神,正朝着“福建省、全国闻名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文明学校”的办学目标阔步前进。养正中学必将高奏出新时代的凯歌。
该校占地110亩, [[ 建筑面 积3 积]]3 万5千平方米;在校学生2600人,专任教师156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40人;图书馆藏书14万册;教育实验设备达国家一级标准,拥有计算机校园网络中心、闭路电视演播中心、教师电子备课中心、教育计算机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管理中心、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中心。
==教学成绩==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 [[ 教育教学 ]] 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严、正、勤、实”的优良校风。几年来,学校先后9次获国家级表彰,24次获省级表彰。高考录取率保持在98%以上,2001年理工科高考上重点达52%,上本率达80%,列泉州市达标中学第一名。教师中有15人次获国家级省级表彰。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科研,与 [[ 华东师范大学 ]] 共建“养正中学教育发展研究所”,教师先后有42部教学专著正式出版,300多篇科研论文于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该校学生中共有500多人次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19,3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