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9/b8f7f17ce6d64a03b01074f81f56a2e8.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39307393_68579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2024年5月13日 (一) 00:05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叫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是凯恩斯先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拉开“膨胀性缺口”,造成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即以“过多货币追求过少商品”。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在产量达到最大时,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时,当需求增加,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分类

根据过度需求形成的机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①自发性通货膨胀,由总需求的扩张独立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变动而造成。②诱发性通货膨胀,由成本增加带动收入和工资增加,进而导致高消费支出所造成。由于厂家在成本上升时或减少持有的现金余额,或需要更多的银行贷款,因此,这时导致总需求扩张的成本上升,必然与货币供应增加相联系。③支持性通货膨胀,表现为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或补偿成本膨胀引起的总需求下降,因此,又称政策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