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35ca1c016bbb4f08897fb6bae76aa438.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258806115_10019968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於 2024年5月14日 (二) 22:2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市場勞動供給曲線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市場勞動供給曲線是一個市場中的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的總和。在完全自由競爭市場條件下,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表現為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市場勞動供給曲線概述

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不同於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因為從總體上,工資率變化的收入效應小於替代效應。在市場中,工資率變化的替代效應在任何人身上都會起作用,而收入效應可能在某些層次的人,例如人均收入較低、家庭負擔重的人身上不起作用。對於這些人來說,只要工資率提高,他們就願意增加工作時間。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勞動力市場是開放的,勞動者可以自由進出,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一定是一條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圖中橫軸為勞動量,縱軸為實際工資率,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這是因為工資率提高可能會使一部分原來就在這個市場上競爭的人減少勞動供給,但同時又會吸引一部分本來不在這個市場上的人進入這一市場,從而使勞動力供給總量最終呈增長趨勢。

勞動供給曲線

勞動供給曲線是人們提供的勞動和對勞動所支付的報酬之間關係的表現形式。勞動供給曲線先為正斜率,後為負斜率,是一條向後彎曲的曲線。

「向後彎曲」是勞動供給曲線的特徵,這區別於一般的供給曲線。當工資水平較低時,隨着工資的上升,勞動供給量增加。當工資上漲到一定水平時,勞動供給量達到最大。此時如果繼續增加工資,勞動供給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於是勞動供給曲線開始向後彎曲。

在時間資源總量既定的前提下,勞動供給與閒暇需求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化的關係。勞動的價格即工資實際上就是閒暇的機會成本,亦可以將工資看成閒暇的價格。

對閒暇商品的需求受到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個方面的影響。

替代效應:假定閒暇的價格即工資上漲,於是消費者減少對它的「購買」,而轉向其他替代品。因此,由於替代效應,閒暇需求量與閒暇價格反方向變化。

收入效應:閒暇商品完全與眾不同。在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時,閒暇價格的上升意味着實際收入的上升。因為消費者此時享有同樣的閒暇即提供同樣的勞動量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隨着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將增加對商品的消費,從而亦增加對閒暇商品的消費。結果,由於收入效應,閒暇的需求量與閒暇價格的同方向變化。

由此可見,在閒暇商品場合,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起着相反的作用。隨着閒暇價格的上升,閒暇的需求量是下降還是上升取決於這兩種效應的大小。

假定其他因素不變,閒暇價格即工資的上升會大大提高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因此,閒暇價格變化的收入效應較大。如果原來的工資較低,則此時工資稍稍上漲的收入效應不一定能抵消替代效應,因為此時的勞動供給量較小,從而由工資上漲引起的整個勞動收入增量並不是很大;但如果工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則工資上漲引起的整個勞動收入增量就很大,從而可以超過替代效應。

因此,如果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則閒暇的需求量隨着其價格的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則閒暇的需求量隨着其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這正是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的原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