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睦村中学

增加 48 位元組, 1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睦村中学''' [[ 井冈山市 ]] 睦村中学位于河桥村,学校位于公路边上, [[ 交通 ]] 方便。睦村中学是一所普通型中学。始建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74)年。
==学校介绍==
井冈山睦村乡,是一个美丽和睦的村庄,由于毗邻湖南炎陵,这里成了江西湖南两省的边贸地(睦村人去拜谒始祖炎帝陵颇为方便)。在上 [[ 世纪 ]] 七十年代中期(1974年),在睦村赢里(也有叫营里的,传说在此地驻扎的部队打仗必赢)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叫“睦村公社五·七中学”的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开办时只有一栋靠师生勤工俭学盖起来的民房(整栋房子用泥巴累积而成),通往学校也只有一条仅能过小板车的泥泞路。在校学生说是半工半读,其实基本上是以农为主,因为当时的 [[ 读书]]<ref>[http://roll.sohu.com/20130910/n386298496.shtml 读书这么好的事(图)],搜狐,2013-09-10</ref>主要是听贫下中农的忆苦思甜报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学校师生正为实现“勤工俭学,不拿国家一分钱(办学)”的豪言壮语而努力奋斗。青年学子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山沟学校里燃烧着青春的激情,抒写着睦村人民世代延续的淳朴篇章。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春风吹到了这所充满泥土气息的学校,学校也改名为“睦村中学”。 1978年睦村中学的一个学子成了当时宁冈县应届毕业生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在这条轰动新闻的影响下,睦村中学的读书风气日趋浓厚起来,被人戏称为“读书的风水好”,虽然这里的高中仅办了三四年,后来的 [[ 初中 ]] ,鲤鱼跃龙门的学子还是越来越多,在这个仅三四百人的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学子考上高一级学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原宁冈县前茅,不少学子从这个山沟学校走向高级中学、走向都市的大学堂,拿到了 [[ 硕士 ]] 博士学位,成了各行各业生力军。为实现现代化而挥洒汗水、努力拼搏。
==学校现状==
学校实验室和升国旗的地方(2张)睦村乡人口6920人,辖睦村、社背、河桥、蕉塘、龟边、上寨、星台、观上等8个村委会。2007年睦村中学从睦村搬至河桥村,学校位于公路边上,交通方便。但由于各村相距较远,学校上学路程较远,骑自行车平均需半个小时。睦村中学为农村初中学校。学校有三栋教学楼,教学楼由 [[ 香港 ]] 洋务工会捐赠建造,学校也一直受到该工会资助。2010年受资助新建厕所,卫生环境有所提高。无 [[ 图书馆 ]] 、无多媒体课室、无电脑室。体育场地只有一篮球场,二张水泥乒乓球台。学校配备3台电脑给行政人员使用,总务处那台电脑可供所有教师查资料使用。共有5个班,八九年级各两个班,每班大约30人;七年级一个班,53人,学生大约为180人,在职教师18人。近年优秀生源流失较为严重,学生厌学现象严重,睦村中学教学成绩难以达到昔日辉煌。学校厨房简陋,有一煮饭阿姨,负责帮学生蒸饭和教师中午一餐的饭菜。顶岗实习生晚饭需自己动手做。河桥乡无农贸市场,需坐车(20分钟)到龙市(宁冈)。但每天早上会有流动小贩载猪肉来卖,但卖 [[ 蔬菜 ]] 的很少。
==部门设置==
学校的老师在 [[ 办公室 ]] 休息。(2张)学校现有3座楼,分别是2所教学楼,一所实验楼。在教学楼前面的是一个用水泥打造的篮球场和乒乓球桌。在实验楼的正前方就是升国旗<ref>[https://www.sohu.com/a/281319126_99893542?sec=wd&spm=smpc.content.share.1.15893834350422k1Nngi 国旗知识集锦 ],搜狐,2018-12-11 </ref>的地方,教学楼之间是停车的地方,在实验楼的左边是厕所,右边是厨房。在厨房的前面有一排的水龙头可供老师同学使用。学校记忆播报编辑记得每个星期一早上都要升旗,然后老师做这个星期的 [[ 学习 ]] 和卫生的总结,然后把流动红旗给评分最高的班上挂在教室门口。学校会时不时的收集学生的优秀的作品,张贴出来供同学欣赏。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匆匆那年(8张)校园,永远不应该是楼群的简单拼接,也不应该是知识的简单传接。它的一棵树、一朵花、一块石头,都应该有自己的 [[ 故事 ]] ,不同的故事。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把青春留住的地方,是留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永远的怀念。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1,4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