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建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center><img src=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1022/9f60d18e29494f8387c81b1f35bfcaf2.jpeg width="300"></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022/ca57316f2408475988ec744df955eb31.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26375920_12020609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small>[https://www.sohu.com/a/426375920_12020609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2024年5月13日 (一) 11:28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新建区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78年3月,前身为南昌师范新建分校,198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为现名。现为江西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省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继教网命名的教师教育“学习与资源中心”。

学校集干部教师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全日制师范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是新建区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1]成人教育[2]区域性综合培养培训基地。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地处南昌市的北大门—新建城区中心。占地面积30亩,公房建筑面积 14252.8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四栋、办公楼一栋、干训和师训公寓二栋、师生食堂一栋。多功能教室3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个,能容纳32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个,多媒体网络机房2个,电子阅览室1个,56座语音室2个,舞蹈室2个,音乐教室2个,图书阅览室2个,教工活动室1个。

师资力量

全校在编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1人,50岁以下年龄教师100%达到了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90%以上为中、高级教师,其中有24人获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占专任教师的58.5%;在专任教师中有3人被省属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校充分发挥背靠省会南昌高校云集的优势,与省、市教研室、江西师范大学、省市教育学院、省市电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了省内知名专家、教授3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为增强培训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从中小学一线教师中聘请了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以及社会知名贤达30余人担任师训工作指导教师;学校还与区二中、区五中、区实验小学、区法院、中国银行等单位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学校基本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力强劲、经验丰富、比较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

教学研究

学校紧追现代化的步伐,先后自筹资金八百余万元,建有校园网络系统,160多台计算机全部联网,学校网站接入电信VPN专网,宽带网速速率 10M,教师有自己的网页,同时建有IS平台、电子图书馆、VOD视频点播系统、Ku波段卫星接收地面站、卫星IP数据接收设备 、电大教学平台;目前学校已经征订、收集文字教材280多种、电视直播课堂216学时、IP课程(课件)320讲,图书3万册,杂志150多种,有充足的音像教材和CAI课件供教师、参训学员、兄弟学校共享。

办学理念

学校把“坚定不移地为中小学教育服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办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敬业、求是、规范、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敬业为首位,以求实为根本,以规范求秩序,以创新求发展。学校以师资培训为龙头,不断拓宽办学渠道,认真探索师训规律,闯出了一片“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师训蓝天。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了“江西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江西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江西省电大示范性教学点”等荣誉称号。近年,教师在全国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省级18篇,地级36篇。“十一五”期间,在省级以上单位单独立项的科研课题6项。先后有7位教师荣获省级、市级先进,有2位教师获得了曾宪梓、陈香梅教育奖。校长毛盛凤被推选为江西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

办学成果

建校34年来,学校为南昌教育尤其为新建教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师资。截止2011年,共培养培训中师毕业生4127人,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毕业生4011人,全员岗训、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应急学科培训、承担国家级省级骨干培训合计近九万人次。目前现有在校全日制师范班11个,学生643人,专科本科在籍学员1100人。我校还充分发挥区域性资源优势,为1200名政府公务员进行了计算机培训,为县财政局培训了4700名会计电算化人员,为金融系统1200人进行了银行业务培训,与县人保局合作对5300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2011年与县妇联一起共同举办了百场家庭教育讲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