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融科技·框架与实践」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金融科技·框架与实践'''》,陈辉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07/B3/p4YBAFtuebGAPqOoAACEdyf72E0347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book.kongfz.com/267992/6957382543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金融科技·框架与实践'''》,陈辉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金融科技·框架与实践'''》,陈辉 著,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於 2024年5月14日 (二) 15:4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金融科技·框架與實踐》,陳輝 著,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內容簡介

隨着社會發展和經濟變遷,金融也在變化,從傳統金融到新金融,二者交替變化,時而遷移,時而回歸;特別是浮現中的未來星球(黑科技)、奇妙中的不確定性(引爆點)、思想中的未來旅程(大智慧)進一步推動了金融的變革,這種變革的力量就是金融科技。變革中我們突然發現金融的需求模糊、金融的供給模糊,金融需求與供給均衡也模糊了,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中,金融科技卻在這團迷霧中逐漸顯露出來。我們梳理出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個階段、三重境界、三個假說、十維空間等規則,金融科技的主軸性詮釋脈絡基本形成。基於此,我們進一步論述、暢想金融科技的邏輯、創新、趨勢、未來;至此,本書關於金融科技的框架與實踐基本形成,從四個維度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研究態、數據觀、科技派、未來體。

作者介紹

陳輝(1978-),經濟學博士、精算師,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央財國際研究院創始人,央財金融科技智庫發起人。先後在《統計研究》《保險研究》等期刊發表20多篇文章;主要著作包括《相互保險叢書》《股票連接保險的定價、準備金評估和風險對沖研究》《壽險公司價值評估研究》《互聯網保險新模式》等;另外參編多本書籍,包括《保險學詞典》《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2011—2017)》《中國保險市場發展分析藍皮書(2016—2017)》等。目前專注於金融科技和保險科技、小數據和大數據、互聯網保險和相互保險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