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共支出管理」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公共支出管理'''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ref>[https://cul.sohu.com/a/600456221_121124718 云…”)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1108/6de23a3b6fc94d24b921d5d29a258266.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03836047_12005659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公共支出管理'''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公共支出管理'''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术语。

於 2024年5月16日 (四) 23:43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公共支出管理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公共支出管理是高度具體化的公共財政管理,是對支出資金進行安排、撥付的具體管理活動。

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目標

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目標具體如下:

(1)實現經濟與財政目標,具體包括兩個子目標:一是宏觀經濟穩定,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決定總支出水平、財政赤字或盈餘的規模以及融資及資金利用的方式;二是有效的預算,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根據資源水平確定支出、在各職能部門內外以及各項目與活動間進行資源配置。

(2)實現管理目標,具體包括四個子目標:

①財經紀律,管理的基本內容是確保預算執行結果與最初的估計相一致;

②提高效率,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在支出過程中實現經濟性與效率,包括採納績效預算管理、實行成本會計、採取競爭性招標採購等手段;

③項目與工程管理,管理的基本內容是使管理者擁有一定的運營靈活性,在具體的預算資源範圍內實現預期目標;

④財務披露,管理的基本內容是就政府財政狀況向決策者、管理者以及公眾提供準確的信息。

(3)實現公共利益要求的目標,具體包括三個子目標:一為透明度,即按明晰的決策程序進行活動;二為責任制,即要求責任人在具體規定的質量、成本以及時間安排範圍內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三為重視顧客,基本內容是政府的行政系統與程序在設計時應致力於滿足各顧客群體(公眾)的需求。

(4)實現政治相關目標,具體包括兩個子目標:政治上的可接受度以及公眾參與(向公眾提供機會,參與特定領域的管理)。

公共支出

在西方公共經濟學中,公共支出指的是公共機構通過政府財政部門在向社會成員提供公共產品的過程中,所支付的各種費用的總和。也有人認為,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門為從事經濟活動所消耗的一切費用的總和。

公共支出,在外延上超出了財政支出和政府支出,公共支出是指公共經濟主體在公共經濟活動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除了政府的財政支出外,它還包括公有制企業的支出、捐贈支出、志願者的勞動付出,以及錯誤的公共經濟決策所導致的流失性支出等等。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財政支出之外,最重要的公共支出,是公有制企業的支出。

按用途,公共支出的分類:

目前我國的公共支出按用途可以分為基本建設支出、支援農業支出、科學文教衛生支出、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國防支出、行政管理費、對外援助支出等。此外,我國財政目前還存在着資本性質的支出,如一部分基本建設支出和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支出等。隨着國有經濟退出一般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資本性質的支出也將逐步淡出財政支出的內容和範圍,而大體上僅餘下公共支出。

按與市場關係,公共支出的分類:

公共支出按與市場關係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1)購買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市場再分配活動。在財政支出總額中,購買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財政活動對生產和就業的直接影響就越大,通過財政所配置的資源的規模就越大。這類公共支出形成的貨幣流直接對市場提出購買要求,形成相應的購買商品或勞務的活動。購買性支出基本上反映了社會資源和要素中由政府直接配置與消耗的份額,因而是公共財政履行效率、公平和穩定三大職能的直接體現,購買性支出中的投資性支出,將對社會福利分布狀態產生直接影響,是公共財政履行公平職能的一個重要內容。購買性支出分為公共消費支出和投資性支出。

(2)轉移性支出體現的是政府的非市場型再分配活動。在財政支出總額中,轉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財政活動對收入分配的直接影響就越大。轉移性支出主要由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支出等組成。轉移性支出形成的貨幣流,並不直接對市場提出購買要求,所提供的貨幣,直接交給私人和企業,而不是由政府部門直接使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