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修水县渣津镇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修水县第六中学”,也称仁义中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修水县第…”)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123/87ae49793dd546588f27bbba34ddd06a.jpe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03019892_12112354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修水县第六中学”,也称仁义中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修水县第九区中学”。后几易校名,到1996年正式命名为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幕阜山麓,修江河畔。占地18.5亩,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
 
'''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修水县第六中学”,也称仁义中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修水县第九区中学”。后几易校名,到1996年正式命名为修水县渣津镇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幕阜山麓,修江河畔。占地18.5亩,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

於 2024年5月15日 (三) 12:13 的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修水縣渣津鎮中學始建於1935年,其前身是「修水縣第六中學」,也稱仁義中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改稱「修水縣第九區中學」。後幾易校名,到1996年正式命名為修水縣渣津鎮中學。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幕阜山麓,修江河畔。占地18.5畝,建築面積3500餘平方米。

學校概況

如今校園千樹蒼翠、百草掩映、鳥語花香,凸顯園林特色;人物雕塑、仿古樹壇、蘑菇涼亭裝扮其間,烘托藝術氛圍;校園建築設計匠心、線條流暢、錯落交致,透露現代氣息。成為一所環境優美、布局合理的現代農村小學。

發展前景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堅持「以質量求生存,用實績換名氣,用名氣換支持」的辦學思想。實踐「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德智雙全,身心兩健」的辦學理念。致力「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的辦學目標。近幾年學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4年被省教育廳列為「江西省九年義務教育建設中省級示範學校」。被省環保局命名為「江西省綠色學校」;市教育局授予「九江市中小學校園建設與管理示範學校」;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文明學校」;縣教育局授予「德育示範學校」,「實驗教學先進單位」;教學質量連續四年在全縣評比中獲一等獎,在全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獲小學組團體總分第二名;多次被渣津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和「先進單位」。使渣津鎮中心小學這所歷經風雨洗禮的農村老校再次踏上了現代教育的快車道。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德育為首,以教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教改為動力,堅持因材施教[1]的原則,狠抓全程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從關心人、發展人的角度,堅持以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良好品德的一代新人為目標。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努力創辦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稱讚的特色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