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直接债务」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直接债务'''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527/ee3edee8a0274bd084b0785725cf334b.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468800755_12112388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直接债务'''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直接债务'''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用名词。

於 2024年5月20日 (一) 07:00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直接債務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直接債務是指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承擔的債務,不依附於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據某些特定的因素來預測和控制的負債,如政府的內、外債及由法律規定的養老金負債等。

直接債務構成的風險

(1)直接顯性債務,通常是指財政預算列出的政府債務。

(2)直接隱性債務,通常是指因長期性的可預測的公共支出政策造成的結果,如養老金債務。

直接債務的現狀

(1)直接顯性債務。

除國債以外還有:

①欠發工資而形成的債務。由於財政困難,行政事業單位拖欠工資已屢見不鮮,一度全國有過半數的市縣不能按時發放工資。據初步統計,1998年末,全國累計欠發工資22億元左右。而且,問題集中的區域主要是欠發達地區。這是政府的直接債務,而且形成中央政府債務的可能性很大。

②糧食收購和流通中的虧損掛賬。長期的糧價倒掛成為財政的一個沉重包袱,糧價倒掛形成的虧損年復一年地掛在賬上,再加上國有糧食企業經營不善,糧食虧損掛賬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棉花虧損掛賬、外貿企業的虧損掛賬等。

③鄉鎮財政債務。農村稅費改革前鄉鎮財政困難是全國的普遍性問題,除少數發達地區的鄉鎮沒有赤字外,多數鄉鎮都有債務。

(2)直接隱性債務。

它主要是指由社會保障資金缺口所形成的債務。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現收現付制轉向逐步積累模式。這就產生了對原有職工的償債問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些職工是在低工資的條件下就職的,而且未形成養老積累,現在或今後退休後要求政府必須按照其工作年限長短或貢獻大小進行必要的補償(即使「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也是如此,只不過是補償方式和補償時限不同而已)。另外,政府所面臨的農業救濟的負擔也不斷加重。

直接債務融資

直接債務融資指企業通過向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票據籌集營運資金或資本開支。債務融資可進一步細分為直接債務融資和間接債務融資兩種模式。債務融資形成的是企業的負債,需要還本付息,其支付的利息進入財務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債務融資籌集的資金具有使用上的時間性,需到期償還。

直接債務和或有債務的比較

直接債務和或有債務是兩種不同的債務,或有債務就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其存在必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或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該義務的總額不能可靠地計量。

或有負債包括兩塊:一是潛在義務,二是現時義務。這種區分是以轉化為負債的「可能性」的大小為依據的。從企業角度來看,這種區分也許有其意義,但從政府的角度來觀察,或有負債可理解為:由於過去事項或既存事實引起的各類潛在義務,履行這些義務可能導致政府支出壓力加大。

術語解釋

債務指債權人向債務人提供資金,以獲得利息及債務人承諾在未來某一約定日期償還這些資金。

負債,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公司、企業的現有債務,這種債務需要企業在將來以轉移資產或提供勞務加以清償,從而引起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

外債是任何特定的時間內,一國居民對非居民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責任的負債,不包括直接投資和企業資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