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投资假设」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全投资假设'''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1116/51aa8916e40f40c58a60c09d8f2e9c7c.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06551683_12160973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全投资假设'''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全投资假设'''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於 2024年5月22日 (三) 08:3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全投資假設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全投資假設是指假設在確定項目的現金流量時,只考慮全部投資的運動情況,而不具體區分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等具體形式的現金流量。即使實際存在借入資金,也將其作為自有資金對待。這樣可以讓使用不同資金來源的投資項目具有可比性。

全投資假設的核心意思為「借款的還本付息支出不屬於項目的現金流量」,即計算現金流量時,不把利息支出(籌資活動的流出)作為「現金流出量」。此時的現金淨流量要站在經營活動的角度上來看。

全投資假設的相關問題

提問:按照全投資假設借款的利息支出和還本支出均不屬於項目的現金流量,為什麼在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中,要在淨利潤的後面加上利息呢?

理由如下:

1)全投資假設下的現金淨流量是要站在經營活動的角度上來看的。全投資假設的含義是計算現金流量時,不把利息支出(籌資活動的流出)作為「現金流出量」,因此在會計的淨利潤的後面「加上利息」就是要達到調整的目的;

2)在會計上,利息計入稅前利潤,導致稅前利潤減少。因為所得稅=稅前利潤×所得稅率,所以,利息會導致所得稅減少,減少的數額=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從而引起淨現金流量增加,增加的數額=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①,因此,在計算淨現金流量時必須加上導致所得稅減少的數額;

3)由於淨利潤=稅前利潤×(1-所得稅),因此,利息導致淨利潤減少的數額=利息的數額×(1-所得稅率)②,這樣,淨利潤後面再加上利息(即②+利息)剛好反映利息導致淨現金流量增加的利息的數額×所得稅率(即①)。

綜上所述,淨利潤後面必須加上利息。

提問:在全投資假設下,資金作為自有資金,即如此,為什麼還要考慮資本化利息及在經營期支出的利息呢?

理由如下:

1)全投資假設的核心意思是「借款的還本付息支出不屬於項目的現金流量」。

2)資本化利息並沒有計入項目的現金流量中;只是在投資總額中包含資本化利息。

3)在計算經營期的淨現金流量時,之所以在淨利潤後面加上利息,是因為在計算淨利潤時已經減掉了利息,如果不另外加上利息,則導致的結果是利息引起淨現金流量減少,只有再另外再加上利息才與全投資假設相符。

術語解釋

現金流量是現代理財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自有資金,是指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經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使用並毋須償還的那部分資金。是與借入資金對稱的。

借入資金是指企業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負債方式從資金提供者那裡取得的資金,又稱作債務資金。是自有資金的對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