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长能力比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成长能力比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q6.itc.cn/images01/20240229/db4034aa8658490882fa79b407bc6060.png width="2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60986374_12099557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成长能力比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成长能力比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於 2024年5月26日 (日) 20:2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成長能力比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成長能力比率,又稱成長性比率,是用來測知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成長能力比率是財務分析中比率分析重要比率之一,它一般反映公司的擴展經營能力,同償債能力比率有密切聯繫,在一定意義上也可用來測量公司擴展經營能力。

成長能力比率的內部指標

1、利潤留存率。計算公式:利潤留存率=(稅後利潤-應發股利)÷稅後利潤。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稅後利潤(盈利)有多少用於發放股利,多少用於留存收益和擴展經營。其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越重視發展的後勁;比率越低,則表明公司經營不順利。

2、再投資率。計算公式:再投資率=稅後利潤/股東權益×(股東盈利-股息支付)。這一比率表明公司用其盈餘所得再投資,以支持公司成長的能力。這一比率越高,公司擴大經營的能力則越強;反之則越差。

成長能力比率的外部指標

1、舉債經營比率。計算公式:舉債經營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淨額×100%。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

2、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計算公式: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100%。這一比率既可表明公司有多少固定資產可供長期借貸的抵押擔保,也可表明長期債權人權益安全保障的程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