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赣州市赣县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赣州市赣县中学''',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创办于1955年,198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ref>[http://ww…”)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6/7ce1d656633e46399ad753a2aa6add7a.jpeg width="23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391161741_12006863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赣州市赣县中学''',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创办于1955年,198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ref>[http://www.gaosan.com/gaokao/231409.html 全日制是什么意思 包括哪些学校],高三网,2018-10-27</ref>公办高级中学。
 
'''赣州市赣县中学''',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创办于1955年,198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西省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ref>[http://www.gaosan.com/gaokao/231409.html 全日制是什么意思 包括哪些学校],高三网,2018-10-27</ref>公办高级中学。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14:49 的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贛州市贛縣中學,位於贛州市贛縣區,創辦於1955年,1980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江西省重點中學,是一所全日制[1]公辦高級中學。

1980年,學校被省政府確定為江西省首批重點中學。2017年因撤縣設區,改為現名「贛州市贛縣中學」。

校史沿革

贛州市贛縣中學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創辦的「江西省立贛縣中學」。創建之初,學校名為「致用中學堂」,先後易名虔南師範學堂、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省立第三中學、省立贛縣中學、省立贛州中學。

新中國成立後,贛州設立行署,贛州市區(今章貢區)同為贛州地區行署和贛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5年秋,贛縣人民政府在贛州市郊水東鎮虎崗村新建「贛縣初級中學」;

文革期間,學校受到衝擊,搬遷至贛縣桃江更名為「贛縣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1969年,贛縣縣城從贛州市區遷至現址梅林鎮,在縣城建立「贛縣五.七學校」,是一所中小學一貫制學校;

1975年4月,學校小學部剝離,更名為「江西省贛縣中學」;

1980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2017年,贛縣撤縣設區,學校更名為「贛州市贛縣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贛縣中學現址位於貢江河畔,占地256畝,在校學生7000餘人,正式教職工403人。

一流的校園文化。校園電視台、校廣播站、「河之洲」文學社、VOC記者團、校學生會、書畫社、環保社等社團為促進校園文化[2]傳播起了積極作用。其中校園電視台多次在省、全國校園節目評比活動中獲獎。

一流的管理。幾年來,學校相繼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學與管理制度,對教師業績、職業道德、學生規範、教學秩序、校園建設等方面進行科學化管理。已初步實現校風純正、環境優化、管理嚴格、質量上揚的目標,教研風氣濃厚,教師在國家級、省地級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每年均在五十篇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每年考取少年大學生也有可喜成果。近幾年來,贛縣中學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回報社會。從2000年起,贛縣中學連續三年高考升學率名列全市重點中學前4名,。其中,陳忠江、劉姝、謝博聞考取北京大學,王舒可、朱強、饒珠明考取清華大學。2005-2008年就讀於贛縣中學的馮駿,獲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江西賽區)一等獎,2008年保送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考取美國哈佛大學。[2-3]如今,贛縣中學正以「苦練基本功,爭雄新世紀」的思想為指導,朝着「做大做強做優」的目標邁進,決心把贛縣中學在三至五年內辦成各項設施在全省先進,學校管理在全省一流,教育質量在省市前列的示範性高級中學。

辦學設施

校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學校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四季如春;擁有氣勢恢宏的教學綜合樓、科技樓、藝術樓、圖書樓、實驗樓、行政辦公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教師公寓;建有校園電視台、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廣播聽力系統、監控中心、校園網管理中心;建有省內一流的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1個,籃球場20個,塑膠籃球場4個,排球場18個,羽毛球場16個,塑膠羽毛球場2個;建設了多媒體教室120多套,電子備課室6個,理化生實驗室20個,多功能會議室2個;圖書館按標準配備了中外圖書60餘萬冊,電子圖書20餘萬冊。

辦學成果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教育局的悉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贛縣中學全校師生砥礪前行,奮發有為, 2018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一本上線人數325人,二本上線人數1021人,其中二本以上上線人數(不含音體美考生)首次突破千人大關,再創歷史新高[7]

巨大的社會效應。校友廣布天下,湧現出不少傑出人物,其中有朱開茗等多名地廳級以上行政幹部,鍾登華、陽貽華等多名著名科研人員,謝路、陳惠英、鄒柏生、陳劍波、李升梅等三十餘名留美、德、日學生。

優越的住宿條件。學校共建有教師住宅樓十棟,學生生活樓五棟,可容納三千餘名學生住宿。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規化有序、科學管理。

可觀的獎勵基金。每年分別對考取高等學校的優秀學生,考入該校的高一優秀新生和教學業績優秀的教師授予優厚獎勵。

昂揚的師生鬥志。該校領導、教師及全體學生正在自我加壓、揚鞭策馬、日夜兼程、踏踏實實地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力爭躋身於一流的省重點中學行列,再創新輝煌。

所獲榮譽

學校相繼獲教育部「新課程方案試驗工作先進學校」

「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教育部「高中數學實驗教材實驗基地」

「全國《中學數學實驗教材》實驗教學先進集體」

「江西省文明單位」

「江西省德育示範學校」

「江西省園林綠化先進單位」

「江西省高招工作先進單位」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學校」

「江西省安全文明學校」

「江西省教學科研先進學校」

「江西省中小學體育工作『冠軍的搖籃』項目學校」

「江西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江西省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示範性中學」

「贛州市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

「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贛州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贛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贛縣綜治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西省綠化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贛州市文明校園」等。

2015年9月「紅色教育校園傳播基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