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龙回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江西省南康市和信丰县交界的革命苏区龙回镇。 ==学校简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31202/e97f30bb83814b459546eb3bcdc9e9d3.jpe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40835867_12112469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龙回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江西省南康市和信丰县交界的革命苏区龙回镇。
 
'''赣州市南康区龙回中学'''龙回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江西省南康市和信丰县交界的革命苏区龙回镇。

於 2024年5月24日 (五) 15:57 的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贛州市南康區龍回中學龍回中學創辦於1958年,位於江西省南康市和信豐縣交界的革命蘇區龍回鎮。

學校簡介

學校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占地面積51畝,校舍建設面積7131.5平方米,學校現有11個教學班,53名教職工,專任教師45人,(其中本科學歷24人,高級教師10人)658名學生。

學校發展

近年來,學校堅持「面向生活育人,面向社會樹人」的辦學理念,貫徹「以人為本,以特見長,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辦學思想。着重抓好了「六點一關鍵」建設(起點在品行,基點在規範,重點在教室,難點在寢室,熱點在課改,焦點在師資,關鍵在「班子」)。積極創建「和諧平安校園[1]」,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讓教師享受事業成功的喜悅,讓家長享受子女成功的歡樂,讓社區享受學校文明的薰陶。德育為首,文化育人,在教師中倡導「健康生活、快樂工作、與時俱進、爭創一流」新文化、新理念。積極尋找德育新途徑,實行教師「分組駐村」管理制度,每一名行政人員都包干一個村莊,每一名教師都要包干一個村民小組或屋場,包乾乾部、教師要和包干區內的老幹部、老教師經常聯繫,充分了解該村、組學生的思想動態,使「駐村包干」制度切實成為推進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建設的有力途徑。

特色辦學

在學生中開展「紅色文化」、禮儀」、「孝心」、等主題文化教育建設。

把紅色文化的發掘、推廣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抓手。充分發掘和利用紅色革命歷史文化的鄉土資源,圍繞「讀、寫、唱、講、展、誓、做」七個字,舉行「憶紅色人物、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做紅色接班人」 的活動,編寫了校本教材《龍回蘇區革命史》,開展認護革命歷史文物、歷史遺蹟活動,積澱深厚紅色文化[2]底蘊;開展爭創 「三面紅旗」 (文明班級、衛生班級、文明寢室)。

高度重視禮儀文化的培養教育。「以禮養德」、「養正於蒙」是學校禮儀文化教育的出發點,制定了《禮儀常規》、《禮儀常識》,通過學科滲透、教師示範、實踐體驗、民主評議、故事啟迪、活動競賽、環境薰陶、家校合力等途徑規範學生言行舉止。

以「一個儀式,三塊陣地」升旗儀式、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為平台,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學校舉辦了秋季運動會,元旦班級文藝匯演,創辦了校刊《三月三》,組建了學校合唱團、籃球隊,各項文藝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男、女籃球隊榮獲全市籃球調賽第一名,田徑隊連續多年進入前八名,參加中小學校文藝調演榮獲全市二等獎。教學優先,評價引導。完善評價機制,以「促進教師發展」作為學校評價改革的出發點。以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學校領導、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主體,即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使教師能從多渠道、多角度獲得信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通過評價的改革,廣大教師的基本素質得到不斷提高,並煥發出更大的工作熱情;也能促使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領導之間的人際關係更加團結凝聚,其最終效果必然體現在學校整體質量的進一步上升和學校整體形象的進一步提高上。開展了 「聚焦新課改,走進新課程」 主題研討活動及教學創「四優」(上優質課、備優質教案、寫優秀論文、創優秀成績)等評比活動,鼓勵教師探索、創新、進取,有24人學歷達本科以上。曹小康老師被評為贛州市優秀班主任,在優質課比賽中,林建華、林冬平老師雙雙獲得一等獎;本年度共有5人次獲全國獎、13人次獲地市獎。學校在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同時,以生為本,服務育人,開展了關愛留守孩、關注貧困生的幫扶活動,注重了衛生食堂的建設,「溫暖」寢室的建設,保證學生吃上滿意飯、放心菜,喝上放心水,睡上安穩覺。

創建唯實,環境育人。近年來我校以和諧平安校園的創建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齊頭並進,校容、校貌、校風、校紀有了很大改觀。

硬件建設立足於高標準、嚴要求、低價位、重實效的原則,共硬化地面5500平方米,亮化牆體裁6500平方米,綠化校園6000平方米,遷移自行車棚300平方米,共投入資金26萬元。新建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充實了理、化、生、音、體、美器材室,建起了寬帶校園網,使學校的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

管理方式

軟件建設中,通過變革管理方式,建立了各處室分工協作和年級幹部分年級包干相結合、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新管理方式,為學校發展奠定組織基礎;突出「寢室文化」建設,每學期都要開展多次「寢室文化」評比活動,以「評」促「改」,以「評」促「建」,通過班主任、寢室長多次參與評比,切實提高了教師、學生建設優秀「寢室文化」的熱情,把學生寢室建設成為乾淨、整潔、優美、富有文化氣息適宜居住的文化家園。我校校園已有「龍回花園、師生樂園」的美稱,打造了一個優雅的育人環境。

通過努力,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獲得了上級領導、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05年被命名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被評為「贛州市文明單位」、「南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2006年被評為南康市創和諧平安校園先進集體、南康市教育宣傳先進集體、南康市教育工作綜合評估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南康市創建和諧平安校園特色學校、南康市教育宣傳先進集體、南康市教育工作綜合評估先進單位、南康中考目標考評一等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