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301/08d43b77984946bd8929b30a479a9d0a.jpegwidth="300"></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301/08d43b77984946bd8929b30a479a9d0a.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53405453_120065875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small>[https://www.sohu.com/a/453405453_12006587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於 2024年5月26日 (日) 02:51 的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淄博市張店區第三中學教學設施齊全,儀器裝備均按省一類標準配備,新建成的高檔次多媒體微機室、校園網已聯接國際互聯網,實現了微機教學和電化教學的大跨越。學校的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社會效益均有顯著提高。

地理位置

西二路於共青團西路北200米路東

基礎設施

該校是一所區屬國辦普通中學、市級規範化學校。現有初中教學班28個,在校學生1400餘人,在職教職工104人。學校黨、政、工領導班子健全,教師隊伍結構良好,高、中級職稱32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本科人數占52%,70%以上的教師具有計算機初級合格證書,35歲以下教師占73%。擁有6名省優質課獲獎教師、3名區名教師、3名區學科帶頭人、4名市、區級教學能手。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科研教改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待於進一步激發,管理工作還要加強計劃性、主動性和協調性,德育工作還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學[1]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所有這些,都需要在今後工作中改進和加強

指導思想

依據全區教育事業「十五」發展規劃,立足該校發展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本着積極、務實、開拓的原則制定本規劃,力爭通過五年的不懈努力,把張店三中建成能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要求的創新型學校。

為此,該校確定了「質量立校、科研興教、全面育人、創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該校的立校之本。該校將牢牢抓住這一根本,以質量求生存,在激烈而殘酷的教育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學校堅持以師為本、科研為興師之本,以「科研工作常規化、常規工作科研化」為基本思路,興科研,強隊伍,提質量;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高規格、多元化趨勢,該校的教育應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數量眾多的高素質畢業生;未來五年,該校將按「校有特色、師有特點、生有特長」的思路,創「規範+特色」學校、建「敬業+專長」師資、育「合格+特長」人才。

為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該校確立如下教學指導思想:

變課堂為學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突出「學」字。

變學會為會學,堅持在教學中不僅授「魚」,更要授「漁」,突出「會」字。

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堅持讓學生在讀、想、說、做中學習,突出「動」字。

變一刀切為因材施教[2],堅持統一要求與個別輔導結合,突出「活」字。

總體目標

遵循「質量立校、科研興教、全面育人、創建特色」的指導思想,通過五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職責分明、目標明確、調控及時、成效顯著」的目標管理體系,建立「按需設崗、競爭上崗、評聘分開、優教優酬」的用人機制,構建「必修+選修+活動」的課程體系,基本形成具有該校特點的良好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初步把張店三中建成在市、區有較大影響力、較高知名度的一流名校。

辦學規模

2001-2002年達到學校最大規模,即初中四個年級28 個教學班1500名學生,教職工104人。2003年--2005年,辦學規模有所縮小,教學班在26個左右,在校學生1400人左右,教職工96人。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教育任務的基礎上,逐步探索與專業院校、團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辦學、培訓,開門辦學,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使三中成為社區文化教育活動的中心。

學校管理

⑴進一步理順學校內部管理體系,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具有該校特色的崗位目標管理辦法。

⑵充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科學的考核、評價和獎勵等方面的管理規範,以法治校,以情育人,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⑶全面深化五制改革,真正把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制、結構工資制落到實處。要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部署和要求,積極穩妥地搞好學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

⑷通過科學規劃,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爭使學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飛躍,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各項管理工作走在全區前列,基本形成切合該校實際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論。

隊伍建設

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着眼點,以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為中心,以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形成教師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健全獎懲機制,建立一支適應二十一世紀教育教學要求的新型教師隊伍。

⑴教師牢固樹立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能夠擔當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

⑵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達到90%以上,部分學科中有少量研究生或接受研究生課程培訓者。

⑶專任教師通用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達標,30%以上的教師達到優秀級水平。全體專任教師能熟練操作投影儀、電視機、錄像(音)機,45歲以下的教師達到中級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求,能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各種輔助教學的軟件,通曉網絡知識,自由地上網交流、獲取信息,能藉助校園網熟練地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

⑷教師有良好的知識素養、理論修養,有較為紮實的專業技能, 能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70% 的教師能出示區級以上的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湧現5-8名省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

⑸教師能根據學科特點、教育對象,在學校統籌規劃下,承擔相應的教育科研任務,每年都有1-2項科研成果,培養學者型專家型教師。

教育教學

⑴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充實德育內容,拓寬德育工作的途徑,構建全方位、立體的德育工作體系,形成該校「博學篤行、敬業樂群」的良好校風。

⑵充實學校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教改工作力度,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學校承擔3-4項國家、省級「十五」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任務,拿出科研成果。學校每年出版一本教師論文集,提高整體科研水平,爭創科研教改先進學校。

⑶完善教學管理體系,改進教學管理辦法,形成具有該校特色的教學管理方式,有效地調控和指導教學工作。

⑷更新教育觀念,在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的基礎上,改革課程體系,認真開好必修課、活動課,逐步開設選修課,探索開設研究性、實踐性課程,構建該校「必修+選修+活動」的新型課程管理體系,努力探求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初步探索出一條適合該校特點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特色建設

充分挖掘社區教育資源,立足學校實際,揚長避短,選准特色項目,採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三中藝體、信息教育或其它方面的辦學特色。

辦學條件

2001-2005年,該校將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充分保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辦公無紙化、備課電子化、教學網絡化、家校聯繫一體化,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造良好教學環境,使該校整體辦學條件居於全區乃至全市一流水準。

⑴理化生實驗設備、語音室、微機室、電教室設備及藝體、圖書閱覽設施設備均按一類標準配備,確保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⑵以現有校園網配套為重點,搞好信息媒體設備的裝備,每個班級和功能教室均裝備大屏幕彩電和微機,力爭教師每人一台微機。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隨時隨地藉助網絡自由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實現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試驗與國內外重點知名學校遠程同步教學。開展家校一體化的網絡教學實驗,使教育教學活動由校內向家庭、社會延伸,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體化、網絡化。

⑶在注重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教學軟件建設。堅持自主開發與統一購置相結合的原則,搞好各個學科教學軟件的裝備,使各科教學軟件系列化、網絡化。

⑷認真搞好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並把這一工作與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營造高雅、濃厚的教育氛圍。

參考文獻

  1. 環境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搜狐,2020-04-06
  2. 淺談因材施教,搜狐,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