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乡高级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30616/cc9ad40c08484290bca11cb3297f8c18.pn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85933708_12110699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金乡高级中学'''(Jinxiang Senior Middle School),简称金乡高中,创办于1956年,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截至2020年6月3日,占地面积72667平方米,是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校长是叶德忍,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149203292_551789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ref>是“严谨、勤奋、精城、进取”。
 
'''金乡高级中学'''(Jinxiang Senior Middle School),简称金乡高中,创办于1956年,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截至2020年6月3日,占地面积72667平方米,是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校长是叶德忍,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149203292_551789 世界名校的经典校训,每一句都蕴含很多道理 ],搜狐,2017-06-15</ref>是“严谨、勤奋、精城、进取”。

於 2024年5月26日 (日) 20:2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金鄉高級中學(Jinxiang Senior Middle School),簡稱金鄉高中,創辦於1956年,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截至2020年6月3日,占地面積72667平方米,是浙江省二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校長是葉德忍,校訓[1]是「嚴謹、勤奮、精城、進取」。

金鄉高級中學,截至2020年6月3日,有班級26個。截至2020年7月3日,有在編教職工105人。

金鄉高級中學,初稱「平陽縣第六初級中學」,1981年更名「蒼南縣金鄉中學」,1995年8月始稱「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有夏敏、林亦修、饒道慶等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學校創辦時稱平陽縣第六初級中學,1972年開始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中學,改稱平陽縣金鄉區中學。1981年蒼南建縣時,校名改為蒼南縣金鄉中學,被縣府選定為縣重點中學。1995年8月更名為蒼南縣金鄉高級中

發展歷程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創辦於1956年,原址位於金鄉鎮龍門巷,是建國後原平陽縣最早創辦的公辦中學之一,1998年遷址到金鄉鎮西門文苑路,是蒼南縣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2]。2006年學校占地面積72667m2(109畝),建築面積25431m2,綠化面積16000m2。圖書館、報告廳、體育場館、天文觀察台、理化生實驗室、綜合媒體教室和校園計算機網絡、校園廣播系統等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各班級均配備小媒體,各類教學儀器和電教器材達到省Ⅰ類標準,圖書館藏書近7萬冊。2006年9月,全校共35個班級,學生1746人,教職工131人,專任教師112人。 學校始辦時,首招3個初中班,學生168人。1959年,金鄉水產專科學校(設在炎亭)和金鄉東海中學(設在北門三官堂)撤消併入該校,全校增至10個班級。1962年平陽五中(錢庫中學)撤併後部分領導、教師、學生併入該校。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全面停課。1970年改在春季招生,招收由金鄉鎮各生產大隊推薦的初中新生6個班,學制改為二年。

學校創辦時借用金鄉小學一字型教室上課,校舍簡陋,辦學條件差。1957年春縣劃金鄉小學第一分部為校舍。在縣政府、教育部門、金鄉當地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校園面積不斷擴大,校園建設初具規模,相繼建成「工」字型、「丁」字型平房兩座計12個教室,並拆除關老廟、道人堂等,建成兩幢教師宿舍樓和大禮堂、食堂、教師會議室,校園北首建造一幢二層教學樓。

八十年代,鎮內商品經濟空前發展,教育事業備受有識之士關注,社會各屆人士、華僑、在校師生紛紛捐資,區、鎮及縣教委撥款先後建成實踐樓、求知樓、校友紀念館、校門、知識長廊和三幢師生宿舍樓,新建校舍面積達6617.58m2,占全校總建築面積的75%。九十年代,隨着金鄉經濟的日益發展,學校校園面積狹小,辦學規模難以滿足群眾對教育需求,易地興建一所新的校園被提上議事日程。在縣委、縣府及金鄉等五鄉鎮領導的關懷下,在五一村及社會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區建成了綜合樓、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師生餐廳等主要建築,並於1998年9月1日正式啟用。1999年以後相繼建成400米標準田徑場、第二幢學生宿舍樓、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校園網等教育教學設施。

六十年代,學校鼓勵學生適當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同時重視文藝宣傳和課外體育活動。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在學生中開展文明禮貌、「五講四美」、「四項競賽」等活動,有3位學生被評為省三好學生,1位學生拾巨款交還失主,受到省團委嘉獎;校團委獲省團委、省綠化委員會和省林業廳聯合授予的「綠化祖國青年突擊隊」稱號,並連續多年榮獲縣先進團委。近年來學校堅持以「金中人工程」為藍本,以培養「會學習、會生活、會做人」的「金中人」為目標,長期堅持開展校園文化節、體育節、學生社團活動、各類興趣小組,學生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2000年被評為蒼南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優秀學校,2006年被評為溫州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並被推薦為浙江省「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示範基地」樣本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