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乐清市蒲岐镇第一小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乐清市蒲岐镇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她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3年(1914)的蒲岐小学。民国27年,…”)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ic.quanjing.com/uk/b2/QJ6995958309.jpg?x-oss-process=style/350h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m.quanjing.com/tupian/xiaoxuejiaoyuan%7C6.html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small>
 +
|}
  
 
'''乐清市蒲岐镇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她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3年(1914)的蒲岐小学。民国27年,学校改迁西门王氏宗祠。民国30年,臧渭雄接任校长时,在东南城角原文昌阁旧址,校名更为蒲岐镇中心国民小学。民国32年,蒲岐镇沦陷,学校停办。日军[[投降]]后,学校复课。新中国成立以后,郑虔为首任校长。因原校舍有倒塌之危,1950年迁往城隍庙上课,校名改为蒲岐镇中心小学。1952年,蒲岐镇小学开设夜中学,附设初中班。合作化运动后,镇改乡,校名改为蒲岐乡中心小学。1958年,石帆、天成、南岳、蒲岐4个乡联社,称蒲岐公社中心小学。校址迁至蒲岐镇西南角“西庵”旧址。接着,扩充校舍,开辟场地,成为今址。1984年改名为蒲岐镇中心小学。2011年因乡镇区划调整,蒲岐镇并入虹桥镇,学校更名为虹桥镇蒲岐第一小学。2016年因调整蒲岐镇独立出来,学校更名为蒲岐镇第一小学。
 
'''乐清市蒲岐镇第一小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她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3年(1914)的蒲岐小学。民国27年,学校改迁西门王氏宗祠。民国30年,臧渭雄接任校长时,在东南城角原文昌阁旧址,校名更为蒲岐镇中心国民小学。民国32年,蒲岐镇沦陷,学校停办。日军[[投降]]后,学校复课。新中国成立以后,郑虔为首任校长。因原校舍有倒塌之危,1950年迁往城隍庙上课,校名改为蒲岐镇中心小学。1952年,蒲岐镇小学开设夜中学,附设初中班。合作化运动后,镇改乡,校名改为蒲岐乡中心小学。1958年,石帆、天成、南岳、蒲岐4个乡联社,称蒲岐公社中心小学。校址迁至蒲岐镇西南角“西庵”旧址。接着,扩充校舍,开辟场地,成为今址。1984年改名为蒲岐镇中心小学。2011年因乡镇区划调整,蒲岐镇并入虹桥镇,学校更名为虹桥镇蒲岐第一小学。2016年因调整蒲岐镇独立出来,学校更名为蒲岐镇第一小学。

於 2024年5月27日 (一) 20:39 的最新修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樂清市蒲岐鎮第一小學是一所有着近百年歷史的老校,她的前身,是創辦於民國3年(1914)的蒲岐小學。民國27年,學校改遷西門王氏宗祠。民國30年,臧渭雄接任校長時,在東南城角原文昌閣舊址,校名更為蒲岐鎮中心國民小學。民國32年,蒲岐鎮淪陷,學校停辦。日軍投降後,學校複課。新中國成立以後,鄭虔為首任校長。因原校舍有倒塌之危,1950年遷往城隍廟上課,校名改為蒲岐鎮中心小學。1952年,蒲岐鎮小學開設夜中學,附設初中班。合作化運動後,鎮改鄉,校名改為蒲岐鄉中心小學。1958年,石帆、天成、南嶽、蒲岐4個鄉聯社,稱蒲岐公社中心小學。校址遷至蒲岐鎮西南角「西庵」舊址。接着,擴充校舍,開闢場地,成為今址。1984年改名為蒲岐鎮中心小學。2011年因鄉鎮區劃調整,蒲岐鎮併入虹橋鎮,學校更名為虹橋鎮蒲岐第一小學。2016年因調整蒲岐鎮獨立出來,學校更名為蒲岐鎮第一小學。

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7337平方米,建築面積4110平方米,綠化面積200平方米。教學樓、綜合樓、輔助用房等設施到位;智能廣播系統、多媒體教室、班級小媒體等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齊全;學校圖書館藏書16000多冊;有200米環形塑膠跑道[1]田徑運動場一個、籃球場一個,環境優美舒適。

現有規模

2018學年,學校共有16個教學班,學生653人,教職工39人。專任教師中已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有39人占100%,;中級職稱26人,占教師總數的66.7%;學校一直重視骨幹教師培養,「樂清市級骨幹」稱號的教師7人,溫州市骨幹教師[2]的1人,樂清市教壇新秀的2人。目前已有多位教師在市級全員「賽課」中團隊賽課中獲獎,因此師資力量基本滿足各科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實行校長負責制和教職工聘任制,學校領導班子做到勤政、廉潔、合作、高效。

師資情況

2017學年工作亮點

1、教師教學技能、業務素質很大地提升。我校成功地舉辦了虹橋學區教學研討活動。學校開展了「青藍結對」師徒結對活動,形成「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良好教學氛圍。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參加了樂清市骨幹教師評比,兩位老師榮獲樂清市骨幹教師稱號。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案例與論文評比中,我校18餘篇獲獎,獲獎率達48.6﹪;1個課題順利結題:目前樂清市級以上立項課題5個,其中教科規劃2個,教學研究3個;組織學生參加樂清市第十四屆「快速閱讀」 現場競賽活動、「虹橋學區講故事」比賽與樂清市科技節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共12人次獲獎。

2、學校社團開展初具規模,收穫頗豐。我校現有社團30個,包含了體育類、藝術類、科技類、實踐類,為學生多方面發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開展以乒乓球賽、國際跳棋、象棋賽等文體活動比賽,以學生比賽為載體帶動教工的體育運動,形成全民運動的熱潮。學校並派出多名學生參加第十二屆學生運動會,學生在2017年樂清市乒乓球比賽榮獲第二名,第三名,第六名的好成績。

3、成功舉辦了百年校慶活動。 2017年12月30日,我校成功地舉辦了百年慶典活動,獲得了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與支持。這次校慶活動盛況空前,僅慶典當日,與會校友嘉賓達千人以上,它不僅是蒲岐一小建校以來的一件大事,也是蒲岐鎮幾十年難得一遇的盛事。這次校慶活動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學校的發展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集中展示了蒲小人樂於奉獻、團結協作、盡心盡責的精神風貌;客觀地總結了學校百年來的發展歷史及主要經驗;系統地提煉了學校的辦學特色與精神內核;初步達到了拓展學校教育資源、增強師生自豪感和凝聚力、擴大學校影響力和知名度、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並且有力的證明: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小學校同樣可以辦成大事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