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8日 (六) 20:53 由 哆来咪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姜夔 | 外文名 = | 圖像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姜夔 | 外文名 = | 圖像 =

File:1487230962064552.jpg
[ 1487230962064552.jpg 來自馬克資訊]

|

出生日期 =   1154年

| 圖像說明 = 姜 | 出生地點 = 饒州鄱陽 | 逝世日期 = 1221年 | 民族 = 漢人 | 字號 = 字堯章 號白石道人 | 職業 = 文學家、音樂家 |主要作品 = 《白石道人詩集》
《白石道人歌曲》
《續書譜》
《絳帖平》

摺疊早年經歷

公元1154年(南宋紹興二十四年), 姜夔畫像 姜夔畫像 姜夔出生於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的一個破落官宦之家, 他父親姜噩,是紹興十八年進士,先後官任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丞,漢陽(今湖北武漢)知縣,在知縣任上病卒。

姜夔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任職地,父親死後,十四歲的姜夔依靠姐姐,在漢川縣山陽村度完少年時光,直到成年。因為著籍饒州鄱陽,姜夔曾於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至1183年(淳熙十年),四次回家鄉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1]

仕途不順的姜夔四處流寓,曾涉足過揚州、江淮一帶,後來又客居湖南。大約在1185年(淳熙十二年),認識了詩人蕭德藻,因為情趣相投,兩人結為忘年之交。

蕭德藻是福建閩清人,紹興十一年進士,曾官任龍川縣丞、湖北參議,後調湖州烏丞縣令,擅長作詩,與范成大、楊萬里、陸游、尤袤齊名。由於賞識姜夔的才華,他特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姜夔。公元1186

摺疊寓居湖州

得到楊、范兩位詩壇大家的揄揚,姜夔名聲籍甚,此後寓居湖州達十多年。湖州弁山風景優美,公元1190年(紹熙元年),他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朋友潘德久遂稱他為"白石道人"。

姜夔為人瀟灑不羈,以陸龜蒙自許,當時的名流士大夫都爭相與他結交,連大學者朱熹也對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歡他的文章,還佩服他深通禮樂。著名詞人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嘆服,曾和他填詞互相酬唱。

詩詞創作'詩詞創作'

姜夔的詞境獨創一格, 姜夔詞作 姜夔詞作

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詞清空高潔,極富想象,語言靈動自然。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的藝術特色可用張炎所下斷語"清空"二字來概括。這種清空既不同於傳統婉約派的綿麗軟媚,不同於豪放派末流的粗獷叫囂,也不同於蘇軾以曠達為主要特色的那種清空。要而言之,姜夔更善於以詩人的筆法入詞,且更多地以"騷"的手法入詞,對客觀對象不作更多的質實描寫,而對靈氣飄忽的心境則極善捕捉與表達。在以騷筆入詞時,又善於吸收江西詩風注重錘鍊、講究瘦硬峭拔的特點,因而在清空之中






姜夔(約公元1155年—公元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波陽(今江西鄱陽)人,南宋時期詩人、書法家、琴家。他的詩詞,格高語秀,為後世所稱道。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遊、酬贈

姜夔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於琴,善作曲,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他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傳世。其中以琴曲《古怨》特別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