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漆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2月18日 (二) 23:04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學名 漆樹 二名法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 綱 薔薇亞綱 科 漆樹科Anacardiaceae 屬 漆樹屬Toxicodendron 別 稱 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植苜,瞎妮子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目 傘形目Umbelliflorae 族 漆樹族 種 漆樹

漆樹是漆樹屬(原屬鹽膚木屬)下的一種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和印度次大陸,以生產生漆著名。為了提取其樹幹中的生漆,日本和韓國也將其引種到了自己國家。在日本,這種植物本身就叫做「漆」(ウルシ)。

其樹幹割開樹幹流出的生漆(即其樹脂)可以用來製造家具、樂器(如古琴)等。生漆中含有高濃度的漆酚,有毒,直接接觸會引起皮膚起泡及過敏性皮炎,陶弘景就曾評價生漆為「毒烈」,中醫入藥可用來驅除體內寄生蟲。

形態

漆樹高度可達20米,樹皮粗糙,呈灰白色。其葉為互生的奇數羽狀複葉。開黃綠色花,圓錐花序。結腎形核果。其花期為5至6月,果期7至10月。

漆樹的樹葉為羽狀複葉,遠遠看去,常被誤當作臭椿,但漆樹的花序生於葉腋之中,而不是生長在枝幹頂端,因此可以區分。

果實

漆樹的果實近球形,外皮青色至黃色。

因樹幹韌皮部割裂後,可流出乳汁狀的生漆,因此漆園之中,栽種的漆樹樹幹上往往有割痕,並常見生漆收集裝置。

生長習性

漆樹性喜光,不耐庇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鈣質土上均能生長。不耐干風和嚴寒,以向陽、避風的山坡、山谷處生長為好。不耐水濕,土壤過於黏重特別是土內有不透水層時,容易爛根,甚至造成死亡。在適生地區,生長尚快,15年生樹高約8m,胸徑40cm。通常5~8年生,胸徑達15cm時即可采割漆液。約40年後生長逐漸衰退,一般能活七八十年以上,少數壽命可超過百年。萌芽力較強,樹木衰老後可萌芽更新。側根發達,主根不明顯。

繁殖方法

繁殖主要用播種法,根插也可。因果核外皮蠟質而堅硬,不易吸水發芽,播種前需經脫蠟和催芽處理。一般先用草木灰水浸種4~6h,充分 搓揉脫蠟後,再用60℃溫水浸種6~8h,然後撈出混沙2倍,堆積室內催芽,待有5%的種子裂開露芽時即可播種。一般在早春條播,條距50cm,播前要灌足底水,覆土後2~3cm。每畝播種量15~20kg。對優良品種的漆樹可用嫁接繁殖,一般在生長期樹皮可順利剝離時採用丁字形芽接效果較好。

主要用途

漆樹樹幹切割後,裂口流出的乳白色液體,即是漆液,遇空氣漸變為紫褐色,直至完全化作黑色。漆樹得名,亦是由漆液而來—漆樹古名為「桼」,讀音與「漆」相同,桼字象形,為樹木流出液體之狀。漆樹又有別名稱作「柒樹」,「柒」字也由切割樹木流淌乳汁之態,象形而來。收集的乳白色漆液稱作生漆,尚不可用於製作漆器,須待日曬脫水,顏色徹底轉黑變為熟漆,再加桐油等物調和,才可用於塗制。竹木等器物塗漆之後,非但光澤亮麗,而且防蟲耐久,所以古時一度也將漆器看得頗為精貴。

可用以塗飾海底電纜、機器、車船、建築、家具及工藝品等,種子可榨油;果皮可取蠟;木材可作家具及裝飾品用材。此外,秋天葉色變紅,也很美麗,但是漆液有刺激性,有些人會產生皮膚過敏反應,故園林中需慎用。漆樹是我國重要的特用經濟林。漆液是天然樹脂塗料,素有「塗料之王」的美譽。漆樹可取蠟,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生長迅速,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

區域分布

漆樹主要分布於亞洲溫暖濕潤地區,在我國,東經97o~126o,北緯19o~42o之間的廣大區域都有生長,秦嶺、大巴山、武當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烏蒙山等山脈一帶最為集中,是我國漆樹的中心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