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汝南郡,中國古代郡名,在今河南省、安徽省境。發源於汝南郡的知名郡姓有:汝南袁氏、汝南周氏等。
漢代汝南郡
秦漢之際,其地屬陳郡,於西漢初年置郡。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以陳郡置淮陽國。至遲在文帝時,汝南郡已由陳郡析置。景帝二年(前156年),置汝南國,立其子劉非為汝南王。三年(前155年),徙劉非為江都王,汝南國除為郡。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削淮陽國之期思、弋陽二縣屬汝南。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又得淮陽郡長平縣。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封淳于長為定陵侯,置定陵侯國,屬汝南郡。又以新汲縣屬潁川郡。元延、綏和之際(前12年—前8年),汝南郡領三十七縣:平輿、陽安、陽城、㶏強、富波、女陽、鮦陽、吳房、安成、南頓、朗陵、細陽、宜春、女陰、新蔡、新息、灈陽、期思、慎陽、慎、召陵、弋陽(今潢川縣)、西平、上蔡、𡩻、西華、長平、宜祿、項、新郪、歸德、新陽、安昌、安陽、博陽、成陽、定陵。郡治在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北),屬豫州刺史部。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東南部、安徽阜陽一帶。
東漢建武二年(26年),改寢縣為固始縣;三十年(54年),長平、西華、新陽、扶樂(新置)四縣屬淮陽國。永平十五年(72年),汝南郡為汝南國,封皇子劉暢為汝南王。建初四年(79年),國除為郡。順帝時領三十七縣:平輿、新陽、西平、上蔡、南頓、汝陰、汝陽、新息、北宜春、㶏強、灈陽、期思、陽安、項、西華、細陽、安成、吳房、鮦陽、慎陽、慎、新蔡、安陽、富波、宜祿、朗陵、弋陽、召陵、征羌、思善、宋、褒信、原鹿、定潁、固始、山桑、城父。建安十八年,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及沛郡數縣置譙郡。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陽郡。
西晉太康中(284年)汝南郡領十五縣:新息、南安陽、安成、慎陽、北宜春、朗陵、陽安、上蔡、平輿、灈陽、定潁、南頓、汝陽、吳房、西平。惠帝時分汝南郡置南頓國。永嘉時汝南郡沒入後趙。北魏時汝南郡治上蔡,屬豫州。北周曾一度改豫州為舒州、溱州、蔡州。
隋代潁川郡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蔡州置汝南郡,改郡治上蔡為汝陽,領汝陽、城陽、真陽、新息、褒信、上蔡、平輿、新蔡、朗山、吳房、西平十一縣。唐初復置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