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股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8:00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物成就

直陳時政:寶元二年(1024年),西北邊境戰事財政都吃緊的情況下,宋祁寫下了關於"三冗三費[1]"("三冗三費",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費是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的上疏,直言朝庭應該精兵簡政,節約財政。在皇佑年間,他連續上書直陳鞏固邊防的策略,著《御戎論》七篇。

修編史書:宋仁宗的時候,宋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史館)所藏圖籍,有錯誤、雜亂、殘缺不全的書,於是命宋祁和翰林學士[2]張觀、知制誥李淑等人,審查定勘館閣正副樣本,定其存廢,有錯誤重複的地方則刪去,裡面有殘缺不全的地方,予以補寫校正,仿唐《開元四部書目》的書體,著為目錄名《崇文總目》。宋祁又與歐陽修合撰《新唐書》(原名《唐書》,為區別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故稱《新唐書》),加錄唐代學者自著之書,有28469卷。《新唐書》修訂對研究唐代學術文化[3]多有幫助。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發給投資者做為公司資本部分所有權的憑證,成為股東以此獲得股息(要公司有賺錢有肯發),並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再簡單一點說明就是股票是成為公司老闆的證明,你可以說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你就是這家公司的其中一位老闆,竟然你是老闆,公司賺錢當然你就賺錢,公司賠錢你也就賠錢。

這也說明了為何我們買股票是一種投資,因為當你眼光精準買到了年年都賺錢的股票,也就是你買了年年都賺錢的公司,自然你投入的資本額也會年年放大。[4]

影片

【理財小學堂(一).什麼是股票?】

股票的發明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了社會化大生產的時期,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所以,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股票市場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推動著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股票市場的共同發展。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不足便成為製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籌集更多的資本,於是,出現了以股份公司形態,由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進而又將籌集資本的範圍擴展至社會,產生了以股票這種表示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按出資額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權益和承擔一定的責任的有價憑證,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會上的資金。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製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5]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而股票的發行和市場交易亦已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經營內容,成為證券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