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8月15日 (四) 17:43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吉

劉吉,字佑之。河北省博野縣大程委村人,正統十三年時候考中進士,做了編修,後來《寰宇通志》一書修成之後,升任為修撰,在天順四年的時候進入太子東宮侍讀。 明憲宗繼位之後,又召劉吉進修《英宗實錄》,修成之後遷任侍讀學士,之後又累任了禮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的時候與劉珝一同受命,兼任了翰林學士。《文華大訓》修成之後又加封太子太保,遷任武英殿大學士。 紙糊三閣老"

劉吉、劉翊和萬安稱其三人為「紙糊三閣老」

明朝是一個彈劾成風的朝代,言官文臣都非常習慣管閒事,對於劉吉這個人自然也沒能逃過這個厄運。劉吉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常常私下結黨營私,常常遭到彈劾。 但劉吉憑藉巴結皇帝、勾結宦官的本事,排擠打壓那些彈劾他的人,不僅能相安無事,還官越做越大,大家也對此無可奈何。當時除了他意外,還有劉翊和萬安兩位內閣成員也是每天混日子的,所以時人稱其三人為「紙糊三閣老」,六部尚書則是「泥塑六尚書」.

常被諫官彈劾卻能穩居內閣,故人稱其「劉棉花」

劉吉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他本人亦是機智聰明的人,他善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常被諫官彈劾卻能穩居內閣,故而人稱其「劉棉花」。 明憲宗在位時他位高權重卻「站著茅坑不拉屎」,但明孝宗繼位後他就開始變得勵精圖治,常常上疏己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明孝宗對他的能力是認可的,所以他多遭彈劾卻能相安無事,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舉人會試三次不中,不能再參加會試

當時劉吉以為「劉棉花」這個外號是落榜之人為他所起,故而向明孝宗建議:「舉人參加會試三次不中的,不能再參加會試。」明孝宗對他的建議沒多想就答應了,法令一推出,正當碰上會試期,舉人都集合起來,禮部就把他們請來,對幾個進行了會試,之後根據法令來辦, 直至劉吉被罷免後這條命令才被廢除。過了一年之後劉吉也就病死了。

當了十八年首輔大臣什麼都沒干過

劉吉是明朝時期的首輔大臣,但是這個首輔大臣實際上卻沒有干過什麼首輔大臣該幹的事情,儘管如此,他還是當了十八年的官。這也就說明了明朝的政府已經十分的敗壞,官吏制度的官吏也已經到了腐壞的底部,劉吉也只是這個時代的縮影而已。[1]


相關史料

《明史 列傳第五十六》

劉吉,字佑之,博野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充經筵官。《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四年侍講讀於東宮,以憂歸。

憲宗即位。召纂《英宗實錄》。至京,上疏乞終制。不允,進侍讀。《實錄》成,遷侍讀學士,直經筵。累遷禮部左侍郎。

成化十一年與劉珝同受命,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尋進禮部尚書。孝宗出合,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十八年遭父喪,詔起復。吉三疏懇辭,而陰屬貴戚萬喜為之地,得不允。《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久之,進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孝宗即位,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力詆萬安、尹直及吉皆小人,當斥。吉深銜之。安、直皆去,吉獨留,委寄愈專。慮言者攻不已,乃建議超遷科道官,處以不次之位。詔起廢滯,給事中賀欽、御史強珍輩十人已次第擬擢,吉復上疏薦之。部曹預薦者惟林俊一人,冀以此籠絡言路,而言者猶未息。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劾吉。吉憤甚,中升逐之。數興大獄,智、向囚系遠貶,洪亦謫官。復與中官蔣琮比,逐南御史姜綰等,台署為空。中外側目,言者亦少衰。

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至是見孝宗仁明,同列徐溥、劉健皆正人,而吉於閣臣居首,兩人有論建,吉亦暑名,復時時為正論,竊美名以自蓋。

弘治二年二月旱,帝令儒臣撰文禱雨。吉等言:"邇者奸徒襲李孜省、鄧常恩故術,見月宿在畢,天將陰雨,遂奏請祈禱,覬一驗以希進用。幸門一開,爭言祈禱,要寵召禍,實基於此。祝文不敢奉詔。"帝意悟,遂已之。五月以災異請帝修德防微,慎終如始。八月又以災異陳七事。代王獻海青,吉等言登極詔書已卻四方貢獻,乞勿受。明年三月偕同列上言:"陛下聖質清羸,與先帝不同。凡宴樂游觀,一切嗜好之事,宜悉減省。左右近臣有請如先帝故事者,當以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太宗(明成祖朱棣)典故斥退之。祖宗令節宴遊皆有時,陛下法祖宗可也。"土魯番使者貢獅子還,帝令內閣草敕,遣中官送之。吉等言不宜優寵太過,使番戎輕中國。事遂寢。 既又言:"獅子諸獸,日飼二羊,歲當用七百二十,又守視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費。宜絕諸獸食,聽自斃。"帝不能用。十二月,星變,又言:"邇者妖星出天津,歷杵臼,迫營室,其占為兵,為飢,為水旱。今兩畿、河南、山西、陝西旱蝗;四川、湖廣歲不登。倘明年復然,恐盜賊竊發,禍亂將作。願陛下節用度,罷宴遊,屏讒言,斥異教,留懷經史,講求治道。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繕垣牆,俱非急務,宜悉停止。"帝嘉納之。帝惑近習言,頗崇祈禱事,發經牌令閣臣作贊,又令擬神將封號。吉等極言邪說當斥。

吉自帝初即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及《憲宗實錄》成。又進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吉柄政久,權勢烜赫。帝初傾心聽信,後眷頗衰。而吉終無去志。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誥券。吉言必盡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悅,遣中官至其家,諷令致仕,始上章引退。良賜敕,馳驛如故事。 吉多智數,善附會,自緣飾,銳於營私,時為言路所攻。居內閣十八年,人目之為"劉綿花",以其耐彈也。吉疑其言出下第舉子,因請舉人三試不第者,不得復會試。時適當會試期,舉子已群集都下,禮部為請。詔姑許入試,後如令。已而吉罷,令亦不行。吉歸,逾年卒。贈太師,諡文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