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德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18日 (一) 17:34 由 Dym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德明
概要
姓名 李德明(李德昭)
廟號 太宗
諡號 光聖皇帝
陵墓 嘉陵
政權 夏王
在世 981年-1032年
在位 1004年1月26日(北宋景德元年正月初二)-1032年(北宋天聖十年十一月)

李德明(981年-1032年),《遼史》為避遼穆宗耶律明之諱多稱之為李德昭,小字阿移,夏太祖李繼遷長子,母野利氏,生於981年,為人深沉有器度,多權謀。

北宋景德元年正月初二(1004年1月26日),李繼遷去世,李德明即位於柩前,嗣夏王位。他聽取了李繼遷的遺言,向宋請和,保持和平。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遼和宋」與韜光養晦,同時向稱臣,接受兩國封號,並伺機向西發展。

數年間,西攻吐蕃回鶻,奪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甘州(今甘肅張掖北)、瓜州(今甘肅安西東)、沙州(今甘肅敦煌東)等地。其勢力範圍擴展至玉門關及整個河西走廊。由於「依遼和宋」能麻痺遼、宋,「國家」得以和平,對內也能專注於經濟發展,使轄區內農業有較大的發展。

他在遼國的地位不斷升遷,北宋亦對其不斷封號。1020年把政治中心由西平府遷至懷遠鎮,改名興州,即日後西夏的國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1028年正式立長子李元昊為太子。綜觀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業,並不斷擴張自己的實力,單憑「依遼和宋」已能證明他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但不幸在各項稱帝的準備快完成,為西夏建國奠下了堅穩基礎的時候,於1032年十一月病死[1],終年52歲,諡號光聖皇帝,廟號太宗

人物生平

嗣位夏王

原圖鏈接李德明:夏太祖李繼遷長子,母野利氏

李德明,小字阿移,是西夏太祖李繼遷之子,母順成懿孝皇后野利氏[2]。李德明在少年時代就為人深沉有器度,多權謀。在李繼遷出奔地斤澤、創立基業的過程中,李德明隨父東征西戰。宋咸平三年(遼統和十八年、1000年),遼聖宗授予李德明為遼朔方軍節度使[3]

原圖鏈接李德明

宋景德元年(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正月二日,李繼遷去世,李德明在李繼遷靈前嗣夏王位,時年二十三歲[4]。三月,李德明遣使至遼朝獻上其父李繼遷的遺留物。七月,遼聖宗封李德明為西平王[5]。 李德明嗣位後,對內保境息民,恢復生產;對外附遼和宋,專力向西發展。

原圖鏈接李德明

依遼附宋

宋景德三年(遼統和二十四年、1006年),李德明再次派遣牙將劉仁勖奉上請求將歸附的誓表放在北宋盟府(掌管保存盟約文書的官府),並且說歸附宋朝是其父李繼遷的遺命。宋真宗為此對李德明大加讚賞,授他為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並冊封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加封「西平王」。而且賜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兩萬貫、茶兩萬斤,並允許在保安軍設立榷場。

李德明統治後期,西夏農業經濟有了明顯的發展。西向進兵,殺吐蕃大首領潘羅支,奪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又出兵攻打甘州回鶻(今甘肅張掖北),初戰失利,於是陳兵阻絕其通貢宋朝的道路[6]

宋景德四年(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李德明為表示對宋朝的誠意,又獻上馬五百匹、橐駝三百頭,宋朝方面表示回謝,賜給奉廩,襲衣、金帶、器幣等物。而且李德明還上表請求去宋朝首都東京互市,購置所需要的物品,宋真宗欣然同意[7]。 同年五月,李德明之母罔氏薨,宋朝冊封李德明鎮軍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員,其他官職一切如故。宋朝以殿中丞趙稹前去弔唁併兼任頒詔的官員,李德明以禮樂迎宋使至其母柩前,第二日釋服,李德明哭着對宋使表示謝恩[8]

宋大中祥符元年(遼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遼國遣使冊封李德明為大夏國王。同年,宋朝又降詔給李德明,加賜為守正功臣,增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不久,西夏境內發生大旱。宋朝下詔,禁止不賣給河西糧食,以解決西夏境內的饑荒。宋真宗泰山封禪之後,又遣使去封賜李德明,加封他為中書令,增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9]

外和內治

宋大中祥符二年(遼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李德明西攻回鶻,但是在白天見到了恆星,李德明認為天象不吉,故而回軍[10]。 宋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李德明統治區域又發生大的饑荒,上表宋朝請求賑濟糧食一百萬石,也趁機探視宋朝的態度。宋朝朝野不知所措。當時王旦為宋朝丞相,上表請求在京師東京運送糧食一百萬石,下詔西夏派人來取。李德明得到宋朝的詔令,認為當時宋朝朝內確實有有見識之人。因此停止向宋朝索取糧食[11]

同年,李德明大起宮室於釒敖子山。適逢境內大旱,李德明西攻河州、甘州宗哥族及秦州附近的熟戶(指歸順的或發展程度較高的少數民族)。於是西出大里河,築柵蒼耳平[12]。 遼朝遣使冊封李德明為夏國王[13]

宋大中祥符五年(遼統和三十年、1012年),李德明追尊其父為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光孝皇帝,廟號武宗。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1014年),党項境內降下大雨,緩解了當時國內的旱災。

宋大中祥符八年(遼開泰四年、1015年),李德明派人在石州濁輪谷修築堡壘,準備建設榷場,但是遭到了宋朝方面的制止。 宋大中祥符九年(遼開泰五年、1016年),李德明因為宋朝邊臣違約招納逃亡之人,上表宋真宗說:"我們自景德年間進誓表以來,宋朝朝廷也降下詔書,不應該收納兩地的逃民,邊境的雜戶也不能在那裡居住,都要交還彼此。自此以後雙方恪守盟約,一直遵循兩國的職責。但是自從向敏中歸回宋朝朝廷、張崇貴死後,他們之後的宋朝邊臣,能夠遵守兩國盟約的就非常少了,他們為了請賞邀功,不斷在邊境滋事。

於是都把勢力拓展到了綏、延等邊界上的地區,而且涇、原的宋軍,擅自興兵,入侵臣的領土。而且叛逃的部族也時常劫掠臣的土地。臣的邊臣自然也是招納宋朝的叛者。如此一來,兩國的盟約就形同虛設了[14]。"於是宋朝下令鄜延、涇原、環慶、麟府等路約束邊部,不能與李德明部相互劫掠,兩國遵守盟約,相互守邊[15]

不斷獲封

宋天禧元年(遼開泰六年、1017年)正月,宋朝加授李德明太傅,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宋天禧三年(遼開泰八年、1019年)春,李德明為繼母丁憂,宋朝方面派屯田員外郎上官佖前去弔唁[16]

宋天禧四年(遼開泰九年、1020年),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以出狩獵為名,攻打西夏涼甸,李德明派大軍力抗遼軍,大敗遼聖宗。 同年,李德明由西平府遷都懷遠鎮(原屬靈州,今寧夏銀川市),改名興州。宋天禧五年(遼太平元年、1021年),因為遼朝侵夏失敗,遼朝派遣金吾衛上將軍蕭孝誠賞賜李德明玉冊金印,冊封李德明為尚書令、大夏國王。

宋乾興元年(遼太平二年、1022年),宋朝加封李德明為「純誠功臣」。李德明自從向宋朝稱臣以來,每到元旦、皇帝萬聖節、冬至都要派遣牙校前去汴京通貢。宋真宗不僅賜給李德明官爵、物品,而且對於党項的文化事業也是十分熱心。派遣使者贈送給李德明《儀天具注歷》。 次年,李德明率軍攻打慶州柔遠砦。巡檢楊承吉與李德明作戰不利,宋廷命曹瑋為環、慶、秦州緣邊巡檢安撫使以防備李德明的進攻。李德明在懷遠鎮大啟宮室,修建都城,改名興州[17]

西拓去世

宋天聖六年(遼太平八年、1028年),李德明派兒子李元昊領兵消滅了甘州回鶻。兩年後,又掠取了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和沙州(今甘肅敦煌東)[18]。 西夏勢力直抵玉門關,據有整個河西走廊。他營建宮室、館驛、橋道,講定禮儀制度,追尊李繼遷為皇帝,立李元昊為皇太子,立正妻衛慕氏為王后[19]。 李德明先為其子李元昊娶母族衛慕氏為妻。隨着勢力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對契丹的爭取。宋天聖七年(遼太平九年、1029年)二月,李德明欲結好契丹,於是遣使向契丹請婚,遼聖宗准許[20]

宋天聖八年(遼太平十年、1030年)三月,瓜州回鶻王賢順見李德明的勢力越來越大,恐有朝一日被李德明所滅,故而率屬請降。李德明欣然接受。十二月,李德明向宋朝獻馬七十匹,乞求宋朝賜佛經一藏,宋仁宗同意賞賜佛經。並因為祭祀圜丘而大赦,加賜李德明功臣名號。 宋天聖九年(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遼聖宗駕崩,遣使向李德明告哀。十二月,契丹根據原來的婚約,將宗室之女興平公主嫁給其子李元昊[21]

宋明道元年(遼太平十二年、1032年)五月,宋仁宗因為李德明素來對宋朝恭順,遣使持冊封李德明為夏王,車服旌旗的規制僅僅低天子一等,又加食邑一千戶。 七月,鎮星犯鬼。犯東南星,當時大風突起,揚塵拔木。自從涼州被西州回鶻攻取,李德明心中十分憤恨,時常圖謀奪回,問大臣說:「涼州可以攻取嗎?」並命其子李元昊攻打涼州,九月,涼州奪回[22]

宋明道元年(遼太平十二年、1032年)十月,就在李德明萬事俱備,準備稱帝建國之際,突然去世,時年五十一歲。宋仁宗為其輟朝三日,同皇太后乘輿至幕殿,身穿素服,為李德明舉哀。宋朝追贈李德明為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西夏建國後追諡李德明為光聖皇帝,廟號太宗,陵號嘉陵[23]

人物評價

李元昊:父德明,嗣奉世基,勉從朝命。真王之號,夙感於頒宣;尺土之封,顯蒙於割裂。

《宋史》:雖嘗受封冊於宋,宋亦稱有歲幣之賜、誓詔之答,要皆出於一時之言,其心未嘗有臣順之實也。

吳廣成《西夏書事》:德明當西涼大創之後,諸戎叛渙之初,若猶執前修,苟循覆轍,河南討擊之師不崇朝而集矣。於是表守遺言,誓修職貢,朝聘之使,往來如家。牛羊、繒帛,彼此各受其利,使塞垣之下有耕無戰逾三十年,殆所謂識時務者耶。迨俸賜既贍,兵力亦完,然後東戰契丹,南扼蒼耳,北城懷遠,西拔甘、涼,粟支數年,地拓千里,夏國之業,實基於此。元昊雖雄,非藉德明燕翼,其遂夜郎自大乎?嗚呼!雖曰偏據,亦云偉矣。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在李德明統治期間,他一直迫使宋朝在貿易上做出巨大的讓步,但是在爭取越境銷售党項鹽方面卻沒有獲得多少成功。

家庭

參考資料

  1. 《宋史·仁宗本紀》以及《續資治通鑑》均記載,李德明去世於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
  2.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德明小字阿移,母曰順成懿孝皇后野利氏………」
  3. 《遼史·卷一百十五·二國外紀》:(統和)十八年,授繼遷子德明朔方軍節度使。
  4.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即位於柩前,時年二十三。」
  5. 《遼史·卷一百十五·二國外紀》:二十二年三月,德昭遣使上繼遷遺留物。七月,封德昭為西平王。十月,遣使來謝封冊。
  6.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三年,復遣牙將劉仁勖奉誓表請藏盟府,且言父有遺命。帝嘉之,乃授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西平王,食邑六千戶,食實封一千戶,仍賜推忠保順亮節翊戴功臣。遣內侍左右班都知張崇貴、太常博士趙湘等充旌節官告使,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給奉如內地。因責子弟入質,德明謂非先世故事,不遣。乃獻御馬二十五匹、散馬七百匹、橐駝三百頭謝恩。
  7.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四年,又獻馬五百匹、橐駝三百頭,謝給奉廩,賜襲衣、金帶、器幣。及請使至京市所需物,從之。
  8.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五月,母罔氏薨,除起復鎮軍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員,余如故。以殿中丞趙稹為吊贈兼起復官告使,德明以樂迎至柩前,明日釋服,涕泣對使者自陳感恩。
  9.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大中祥符元年,以天書降,加賜守正功臣,益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俄境內旱,詔榷場勿禁西人市糧,以振其乏。東封,又遣使來獻,禮成,加兼中書令,益食邑千戶,實封四百戶。
  10.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明年,出侵回鶻,恆星晝見,德明懼而還。
  11.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 三年,境內飢,上表求粟百萬,朝議不知所出。時王旦為相,請敕有司具粟百萬於京師,詔其來取。德明既得詔,曰:"朝廷有人。"遂止。
  12.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大起宮室於釒敖子山。會旱,西攻河州、甘州宗哥族及秦州緣邊熟戶。遂出大里河,築柵蒼耳平。
  13. 《遼史·卷一百十五·二國外紀》:二十八年,遣使冊德昭為夏國王。
  14.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 九年,因表邊臣違約招納逃亡,云:"自景德中進誓表,朝廷亦降詔書,應兩地逃民,緣邊雜戶不令停舍,皆俾交還。自茲謹守翰垣,頗有倫理。自向敏中歸闕,張崇貴雲亡,後來邊臣,罕守舊制,各務邀功,不虞生事,遂致綏、延等界,涇、原以來,擅舉兵甲,入臣境土;其有叛亡部族,劫掠主財,去者百無十回。臣之邊吏,亦務蔽藏,俱失奏論,漸棄盟約。"
  15.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詔答已令鄜延、涇原、環慶、麟府等路約束邊部,毋相攻劫,其有隱蔽逃亡,畫時勘送。本國亦宜戒部下,毋有藏匿,各遵紀律,以守封疆。
  16.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天禧元年正月,加守太傅,食邑千戶,實封四百戶。三年春,德明丁繼立母憂,除起復如前制,以屯田員外郎上官佖為吊贈兼起復官告使,閣門祗候常希古為致祭使。冬,郊祀,又加崇仁功臣。
  17.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明年,攻慶州柔遠砦。巡檢楊承吉與戰不利,命曹瑋為環、慶、秦州緣邊巡檢安撫使御備之。德明城懷遠鎮為興州以居。
  18.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天聖六年,德明遣子元昊攻甘州,拔之。八年,瓜州王以千騎降於夏。
  19. 《西夏書事·卷十一》:太子非侯國所敢稱,元昊梟雄,德明先以帝制待之,他日之稱帝決矣。
  20. 《西夏書事·卷十一》:天聖七年春二月,德明為元昊請婚契丹。元昊先娶於母族衛慕氏。至是,德明欲結好契丹,遣使請婚,契丹主許之。
  21. 《西夏書事·卷十一》:十二月,契丹以興平公主歸元昊。公主,契丹宗室女。時興宗新立,封元昊為駙馬都尉,爵夏國公,遣兵衛公主至興州。元昊以數萬騎託言親迎,留屯府州境。知州折惟忠率麾下備御,戒士卒忽妄動。一夕風霾,有數誕馬突走惟忠營,眾驚報,惟忠臥不起,徐命擒獲之。元昊知不可動,乃退。
  22. 《西夏書事·卷十一》:秋七月,鎮星犯鬼。犯東南星,時大風揚塵拔木。德明心惡之。既,祝曰:「涼州其當之乎?」 九月,取涼州。自回鶻取涼州,德明常謀恢復,是時,懼朝廷令六穀諸酋赴援,先遣蕃部侵環慶,走馬承直李德以聞,仁宗命延路移文戒約之,使人未至興、靈,德明已命元昊將兵攻涼州,回鶻勢孤不能拒,遂拔其城。
  23.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國上》:「九年十月,德明卒,時年五十一,追諡曰光聖皇帝,廟號太宗,墓號嘉陵。」
  24. 24.0 24.1 宋史 卷四百八十五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 外國一 夏國上》仁宗即位,加尚書令。德明娶三姓,衛慕氏生元昊,咩迷氏生成遇,訛藏屈懷氏生成嵬。天聖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