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大利亞:總理 霍華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4日 (五) 11:14 由 Wuming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翰·溫斯頓·霍華德
出生 1939年7月26日
國籍 澳大利亞
母校 悉尼大學
職業 政治家,澳大利亞總理

約翰·溫斯頓·霍華德 * 約翰·霍華德,澳大利亞政治家,曾任澳大利亞總理(1996年-2007年)。1939年7月26日出生於悉尼。1961年畢業於悉尼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62年7月獲新南威爾士州最高法院事務律師資格。就任總理前,曾在政府擔任要職。過去二十年來一直引領澳公眾關於經濟改革(勞動力市場、稅收、私有化、放鬆金融管制、關稅等)核心問題的辯論。霍華德對華態度友好,曾先後八次訪華。

人物經歷[1]>

  • 約翰·溫斯頓·霍華德 (John Winston Howard) 1939年7月26日出生在澳大利亞悉尼,畢業於悉尼大學,1962年任新南威爾士州最高法院律師。
  • 1968年至1974年為悉尼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 1974年他當選為聯邦眾議員。
  • 1975年至1983年先後任商業和消費事務部長、特別貿易談判部長、財政部長和國庫部長。
  • 1982年至1985年任自由黨副領袖。
  • 1983至1985年和1989至1995年期間,他任自由黨影子內閣的國庫部長及工業、科技和通訊部長等職。
  • 1985年當選自由黨領袖。
  • 1995年再次當選該黨領袖。
  • 1996年3月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大選中獲勝,霍華德出任聯邦政府總理,並在1998年10月和2001年11月大選中蟬聯總理。
  • 2004年10月,澳大利亞執政聯盟在聯邦大選中獲勝。執政聯盟領導人霍華德將第四次就任澳大利亞聯邦總理,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二位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理 。

家庭情況

  • 1971年與珍妮特·帕克(Janette Parker)結婚,並育有三名子女。雖然珍妮特·帕克一直保持低調,但她其實是霍華德背後的一個敏銳軍師,使他在多次公開失言之後,仍然在仕途上蒸蒸日上。

訪華時間

  • 1985年霍華德曾以自由黨副領袖身份訪問我國。就任總理以來他分別於1997、2001、2002和2003年訪華,2005年4月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6年6月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這是霍華德就任總理後第六次訪華。

相關事件[2]>

伊拉克高空遇險

  • 2006年,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被澳大利亞媒體評為「最尷尬的澳大利亞人」。2007年,他很可能是「最走運的澳大利亞人」。因為他在伊拉克「高空遇險」,最終卻逃過一劫。約翰·霍華德上榜理由是:澳大利亞總理首訪伊拉克遭遇「驚魂一刻」 霍華德乘坐一架澳大利亞皇家空軍C-130運輸機從伊拉克的塔利爾空軍基前往巴格達。這是霍華德擔任總理12年以來第一次訪問伊拉克。飛機起飛後不久機艙里就出現煙霧,然後濃煙甚至開始滲進駕駛艙。霍華德等人被迫戴上了防毒面具。最後,飛行員選擇了調頭返回塔利爾空軍基地,並成功迫降。這時候飛機上仍然是濃煙滾滾,但還好,霍華德本人什麼事兒都沒有,並在降落之後被迅速轉移,有目擊者說,霍華德當時有些發抖。逃過一劫之後,霍華德對飛行員大加讚賞。
  • 「這位就是飛行員,是的,就是他,他非常棒,一個非常冷靜的飛行員!」 20分鐘後,驚魂未定的霍華德又換乘另一架飛機飛往巴格達。在這兒他會見了伊拉克總理馬利基。他信誓旦旦地說,澳大利亞士兵將繼續駐紮在伊拉克,直到「恐怖分子被擊敗」為止。這句豪言壯語,又讓在場的人們想起了霍華德在飛機迫降時還說過的一句話。「 像這種情況下,我寧願自己落在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手裡,而不是其他人手裡」 的確,我們很難想象如果霍華德的飛機迫降在了「基地」組織或者反叛武裝的地盤上會是什麼一種後果。但是,儘管自己被嚇得夠戧,霍華德還是沒有把1千5百名澳大利亞士兵撤回國的意思,儘管澳大利亞國內要求撤軍的呼聲此起彼伏。

參考資料

  1. [1]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
  2. [2]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參加伊拉克戰爭無怨無悔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