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30日 (三) 14:09 由 CP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韋學名Pyrrosia lingu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為水龍骨科石韋屬下的一個種。台灣原生。 石葦在中國古代文獻裡寫作石韋,因經常出現在石頭上,而葉片看來如皮革,韋的意思即指去毛加工製成的柔軟獸皮。韋字寫作葦已是相當晚期之事。 至於石葦的拉丁學名,屬名Pyrrosia出自希臘文pyrrhos(紅色),指其葉長滿孢子囊群時呈現紅色。種小名lingua為「舌狀的」的意思,描述它的葉片形狀像舌頭。 由此植物命名可看出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聯想力或是著重點可能差距很大。

性狀

1.廬山石韋

葉片略皺縮,展平後呈披針形,長10~25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耳狀偏斜,全緣,邊緣常向內捲曲;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散佈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表面密生紅棕色星狀毛, 有的側脈間佈滿棕色圓點狀的孢子囊群。葉柄具四棱,長10~20cm,直徑1。5~3mm,略扭曲,有縱槽。葉片革質。氣微,味微澀苦。

2.石韋

葉片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8~12cm,寬1~3cm。基部楔形,對稱。孢子囊群在側脈間,排列緊密而整齊。葉柄長5~10cm,直徑約1.5mm。

3.有柄石韋

葉片多捲曲呈筒狀,展平後呈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8cm,寬1~2.5cm。基部楔形,對稱。下表面側脈不明顯,佈滿孢子囊群。葉柄長3~12cm,直徑約1mm。[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石韋 Shiwei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1. 性狀,中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