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12日 (日) 08:00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法国人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耶麥
原文名 Francis Jammes
出生 (1868-12-02)1868年12月2日
逝世 1938年11月1日(1938-11-01)(69歲)
國籍 法國
職業 現代大詩人
知名作品屋子會充滿了薔薇
我愛那如此溫柔的驢子
膳廳
少女
樹脂流着
天要下雪了
為帶驢子上天堂而祈禱

耶麥(Francis Jammes,1868-1938),法國詩人。1868年12月2日出生於法國西南上比利牛斯省的都爾奈,

1938年11月1日逝世於下比利牛斯省的阿斯帕倫,

除了多次去巴黎參加文學沙龍,他一生的大部分光陰都在比利牛斯山區度過。

耶麥的詩分別是《屋子會充滿了薔薇》《我愛那如此溫柔的驢子》《膳廳》《少女》《樹脂流着》《天要下雪了》《為帶驢子上天堂而祈禱》,其譯量僅次於蘇佩維艾爾。

耶麥的詩嚴格地說卻並不屬於象徵派,與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及其他光怪陸離的流派亦並不沾邊,很獨特,無法歸類,似乎只此一家.

我當時正迷寫詩,戴氏所譯耶麥的詩反覆品讀,遺憾真是太少了,在心底忍不住嘆道:什麼時候耶麥的詩集能有中文版呢。 [1] 耶麥一生生息於法國比利牛斯省的山區鄉村,詩歌樸素、清新、真摯,悲喜寄托在歌詠田野自然風物中,與都市絕緣,我們很能感受到其中靜穆之美,仿佛身心得到極大慰妥。其中少女與驢是其常見的主題,這與詩人生活遭際的影響密不可分。他的一生經歷簡單但並不平順,早年學業成績不好,嘗過戀愛失敗的苦味,其詩集出版也很波折,還遭受到一些批評家無情的攻擊蔑視,所幸當時仍有人認識到其詩的重要價值,譬如魏爾倫、紀德等,都給予他熱情而無私的幫助,而里爾克、卡夫卡等都對他推崇備至。《晨昏三鍾經》(1898年)和《春花的葬禮》(1901年)的相繼出版贏得輿論一致好評,耶麥晚年更是聲名隆盛,在詩壇上的地位終於得到認可。

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與曾經的實踐者,我仍然非常喜歡耶麥的詩。將戴望舒與劉楠祺二人的譯詩分別對照,細細涵詠,各有千秋,戴氏譯句舒緩而劉氏簡練,皆能傳達耶麥詩的神韻。戴望舒譯完耶麥七首詩後,曾在《譯後記》中稱:「他是拋棄了一切虛誇的華麗、精緻、嬌美,而以他自己的淳樸的心靈來寫他的詩的。從他的沒有辭藻的詩里,我們聽到曝日的野老的聲音,初戀的鄉村少年的聲音和為禽獸的謙和的朋友的聖弗朗西思一樣的聖者的聲音而感到一種異常的美感。這種美感是生存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上,但我們適當地、藝術地抓住的。」這已很能說明耶麥詩的藝術特色了。這批耶麥的中文譯詩最初發表於《新文藝》文學月刊上,《新文藝》創刊於一九二九年九月,數月後即停刊,距今算來已八十五年了。

相關影片

Francis JAMMES – Une Vie, une Œuvre : 1868-1938 (France Culture, 2008)
JAMMES, Francis - Prière pour aller au Paradis avec les ânes.
"LE VIEUX VILLAGE " DE FRANCIS JAMMES

文獻來源

  1. 耶麥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