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葉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24日 (五) 10:31 由 JT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茶葉蛋,著名中國小吃,中國的傳統食物之一。是煮汁中加入茶葉的一種煮蛋方式,攜帶方便,登山,遊客行人較多之處等場所置小鍋現煮現賣,物美價廉。獨特茶香味的茶葉蛋在台灣隨處可見,是補充體力營養味美的好食品。看似簡單的食材,製作好吃也要些許功夫,北宜公路的「將軍茶葉蛋」老闆王小姐指出得從選蛋開始,滷包秘方,到滷製過程都有要求。[1]

美食由來

根據相關文獻推測,茶葉蛋極有可能是江浙一帶最早食用的,江浙一帶茶葉種植較早,且過節吃茶葉蛋的習俗由來已久。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著作《隨園食單》中,詳細記錄了茶葉蛋的製作過程,是可考最早最系統地介紹茶葉蛋做法的書籍。「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只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做點心。」袁枚在書中這樣寫道。一次煮一百顆茶葉蛋,需用鹽一兩,加上粗茶葉,煮上「兩枝線香燒盡」那麼長的時間。[2]

食材

蛋20顆,紅茶2包,烏龍茶適量,八角2顆,肉桂皮1小片,冰糖,醬油,水

習俗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徵「脫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3]

吃茶葉蛋以三省跟地區最為流行,以前是到了年終歲暮或是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要煮茶葉蛋,江浙一帶吃茶葉蛋叫捧元寶,舊時,新春拜年待客的元寶茶,就是茶葉蛋。

視頻

美食鳳味_台灣小吃-茶葉蛋_吳秉承
一步一腳印_發現新台灣_北宜公路 將軍茶葉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