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2日 (一) 09:40 由 Hxg12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medical}} 缩略图|麻疹<br>[http://www.rybbaby.com/Uploads/Picture/2018/11/29/u5bff969f3a924.jpg 原图链接] '''麻疹'''是儿童最常…”)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後遺留色素沉着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常並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併發症。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 [1]

別稱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麻疹 measles 感染科 兒童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感染麻疹病毒 發熱、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皮疹等 飛沫傳播

病因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乾燥、日光、高溫均敏感,紫外線、過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對麻疹病毒均有殺滅作用,但在低溫中能長期存活。

臨床表現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3)出疹期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 (4)恢復期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體溫減退。皮膚顏色發暗。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癒。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