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21日 (六) 14:59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月經(英語:menstruation, period, monthly,古代叫做癸水,俗稱姨媽到、好朋友、大姨媽、來M等),是指女性血液或黏膜定期從子宮內膜經陰道排出體外的現象。

    • 高達80%女性曾表示在月經開始前出現部分症狀。常見症狀包含長出粉刺、乳房變得柔軟、感到疲憊、容易發怒與情緒改變。
    • 由於這些症狀會干擾正常生活,因此稱為經前綜合症;20-30%女性會得到此症,其中的3-8%則較為嚴重。
  • 月經通常在12-15歲之間首次出現,該次月經稱做初潮;初潮可能會提早於8歲出現。
    • 已開發國家的初潮平均年齡比開發中國家早。從一段經期開始到下一段經期開始的間隔(月經週期),在青少年女性時期為21-45天,在成年女性則為21-31天,平均約為28天。
    • 月經在更年期後結束,通常發生於45-55歲時。
    • 月經來臨時,經血會持續流出約2-7天。
    • 經期在懷孕期間會暫時停止,甚至哺乳初期的幾個月也都還不會出現。
    • 如果懷孕並未發生的話,子宮內膜將會崩解,形成月經。
    • 人以外,部分的生物像是:鼩鼱、蝙蝠和靈長類的猿與猴也都有月經週期。

月經不正常

月經沒來原因

  • 1.懷孕
  • 2.停經
  • 3.雌激素分泌過少,不足以刺激子宮內膜的生長,也會導致月經不來。
    • 常發生於腦下垂體功能異常,如卵泡刺激素(FSH)分泌不足、泌乳激素分泌過多(高泌乳激素血症)。

不正常出血

  • 若出血超過10天,無論量多、量少,都屬於不正常出血。

不規則週期的出血

  • 以月經的週期規則來分,18天以內就來1次,表示月經次數過於頻繁;
  • 45天以上才來一次,則月經次數過於稀少。

不正常出血的型態

  • .月經間出血:在2次月經中間出現微量而短期的出血,最常見的就是「排卵期出血」,量不多且不會持續很久,大部分會自己停止。
  • 2.月經前、後出血:正常月經要來的前幾天,先有一些微量而短期的出血;或是月經結束之後,過幾天又有一些微量而短期的出血。
    • 這兩種情形都是黃體機能不足或不良造成的,會降低受孕機率。
    • 計畫懷孕的女性可以在排卵之後補充黃體素,增加受孕機會。
  • 3.混亂型出血:原因在於「長期無排卵」,有時會出現嚴重且大量的出血,而導致貧血。
    • 因為無排卵,所以沒有黃體素來保護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長期刺激下,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 這一種型態的不正常出血,若沒有治療,就不會停止出血,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與治療。[1]

參考來源

  1. 王馨世. 月經來不來都困擾!不正常出血三型態 這一型快就醫. 康健雜誌. 2018-07-12 [2020-03-21] (中文). 


青木宣親
原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