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亨利克·蓬托皮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16日 (六) 00:27 由 Bubbl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利克·蓬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1857年7月24日-1943年8月21日),丹麥現實主義文學家,和 卡爾·阿道夫·蓋勒魯普 1917年一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

簡介

亨利克·蓬托皮丹1857年出生在丹麥腓特烈西亞。他6歲時經歷了普丹戰爭,17歲時前往哥本哈根工藝學院就讀。1879年,他停止上學並成為一名老師。1881年他開始寫作。

代表作

「希望之鄉」三部曲
「幸運的彼得」三部曲
〈死人之國〉
〈男人的天國〉
〈走向自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