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溪区石板古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Go Ahead讨论 | 贡献2020年5月16日 (六) 13:50的版本 (擴充內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溪区石板古道,在台湾桃园市大溪区有数十条之多[注 1],所谓“古道”即是汉人因为要借由水利之便能到内陆所建设的道路,在当时为因应需求而建造各式各样的古道在山中、街道、码头及村落间。

沿革

大溪除河运外,为了开垦及对外的交通,所以在清朝时期就兴建许多条做为主要对外的联络交通要道,除沿用旧石板路及拓宽,其他的因改道而没落,古道兴建的时间不一,大部份是在清朝已经兴建而成,只有少部份是在日本时期建造,有些是在日本时代重新修膳的。 大溪的石板古道约有数十条,经官方修膳过的大约有九条,每条古道的建材材料、型式、地形、历史背景等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开拓道的时间已经很多都是不可考的,只有一条“御成路古道”有石碑,所以有留下珍贵的事迹[1]

大溪古道介绍

御成古道

御成古道兴建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是由林本源所筹备建立而成,此古道从员树林经中正理工学院后门到粟子园,此古道是龙潭往大溪的最快捷的路径,这条古道原本是一条蜿蜒难行走的路,1923年(大正12年)4月,由东宫太子裕仁来台访问,为了纪念皇太子来台而命名为“御成古道”,所募得的金额1800圆,把原本的难行的小路改为石板路[1]



注释

  1. 码头古道、御成路古道、斋明寺古道、蟠龙崎古道、尾寮崎古道、月眉古道、小角仔古道、大艽芎古道、打铁寮古道、角板山古道、百吉林荫步道、仑顶古道、十一指崎古道、金面山古道等。
  1. 1.0 1.1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794 大溪石板古道]台湾大百科全书,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