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山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6月24日 (三) 10:28 由 琴紫研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的新石器…”)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上山遺址,位於浙江省錢塘江支流浦陽江上游的浦江縣黃宅鎮境內,面積2萬多平方米,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

上山遺址發現了居址、墓葬、環壕等遺蹟 [3] ,出土的文物有約80件陶器,大多數器型為大口盆 。上山遺址發現了夾炭紅衣陶片,裡面有稻穀的痕跡,為長江中下游以及更廣闊的地域範圍內探索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

2006年5月25日,上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早期,上山遺址出現聚落定居,當地人會種水稻,會用石磨棒和石磨盤磨稻穀脫殼 。

上山文化的中晚期,環壕聚落出現 。

2000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了上山遺址 。

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浦江博物館聯合對上山遺址進行第1期發掘 。

2016年1月-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浦江博物館聯合對上山遺址核心區塊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同年,上山考古遺址公園A館、B館正式對外開放 。

研究價值

上山遺址是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浙江的源頭 。上山遺址是錢塘江早期新石器時代聚落群,在東亞地區率先進入了「初級村落」的歷史發展階段,為稻作農業的起源模式研究提供了探索方向。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稻作農業起源地區,稻作農業在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某一小區域最早發生,然後在環境條件相似、文化上有聯繫的大區域裡形成一個早期的傳播圈,上山文化為這種起源模式提供了證據 。上山遺址出土的陶器在製作過程中摻入稻穀硬殼的現象,不僅顯示出上山先民製作陶器的特色,而且證明了稻與上山人的密切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