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19日 (三) 07:59 由 Dym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錚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 前綴尊稱 = | 姓名 = 王錚 | 後綴尊稱 = | 圖像 = | 圖像大小 = | 圖像替代 = | 圖像說明 = | 原文名 = | 語系 = | 羅馬拼音 = Wang Zheng | 本名 = | 英文名 = | 字 = | 號 =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1964-04-00)1964年4月日[1] | 出生地 = 北京 | 受洗 = | 失蹤日期 = | 失蹤地 = | 失蹤情況 = | 死亡日期 = | 死亡地 = | 死因 = | 遺體發現地 = | 墓地 = | 墓地坐標 = | 紀念建築 = | 居住地 =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天津薊縣[1] | 別名 = | 種族 = 漢族[1] | 語言 = | 公民權 = | 教育程度 = 大學[1] | 母校 = 北京大學[1] | 職業 = 中學校長 | 活躍時期 = | 僱主 = | 組織 =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 機構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風格 = | 受影響於 = | 影響於 = | 家鄉 = | 薪金 = | 淨資產 = | 身高 = | 體重 = | 發色 = | 瞳色 = | 三圍 = | 電視節目 = | 頭銜 = | 頭銜時期 = | 前任 = | 繼任 = | 政黨 = 中國民主促進會[1] | 政治運動 = | 競爭者 = | 董事會 = | 宗教信仰 = | 宗派 = | 刑事起訴 = | 刑事處罰 = | 刑事狀況 = | 配偶 = | 伴侶 = | 子女 = | 父母 = | 親屬 = | 呼號 = | 獲獎 = | 簽名 = | 簽名大小 = | 簽名替代 = | module = | module2 = | module3 = | module4 = | module5 = | module6 = | 網站 = | 腳註 = | 寬度 = }}

王錚(1964年4月-),北京人,籍貫天津薊縣[1]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人大代表[1]

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2]。在2002年到2010年4月擔任廣東省深圳市深圳中學的校長,其任期內的一系列改革被媒體稱為公民教育實驗。[3]

生平

初中就讀於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中就讀於北大附中高中部[4]

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5]1986年畢業後在母校北大附中任教,1994年升職為副校長,2000年開始籌辦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併兼任校長。[2]

2002年被聘任為深圳中學校長。[6]在深圳中學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實行走課制,使所有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此外,學生會被定義為學生自治機構,可以管理學生事務。[7]業界及社會普遍將這些改革視為公民教育實驗。[3][7]然而深圳中學的重點率由2002年的72.63%[8]下降到2010年的67%[7],錄取分數線從2005年到2009年亦逐年下滑。[9]此外對於深圳中學的課程方案改革還有諸多質疑。[10]

2010年2月由於任期已滿[7]離開深圳中學,由來自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王占寶接替其職位。[11]

4月回到北京擔任北大附中校長。[2]他將深圳中學的一套改革整體移動到北大附中,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但是使得升學率下滑而廣受質疑。[3]

評價

2010年王錚離開深圳中學後,《南方都市報》的報道認為王錚在深圳中學工作的八年時間是學生與校長關係最親密的一段時間,並認為這與王錚對學生的重視有很大關係。[12]但面對家長對其辦學理念的質疑,王錚會強烈駁斥。[13]

雖然擔任校領導,但王錚在深圳中學[14]和北大附中[4]就職期間都曾進行過教學工作。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全國人大代表信息-王錚. 全國人大網. [2013-03-06]. 
  2. 2.0 2.1 2.2 北大附中校長王錚.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2011-03-30 [2014-01-27]. 
  3. 3.0 3.1 3.2 舒泰峰, 莫莉. [[深圳中學]]教改爭議. 財經. 2011-10-23 [2014-01-24].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需要訂閱才能查看
  4. 4.0 4.1 廖厚才. [[北大附中]]校長印象:王錚(圖). 新浪教育. 2012-06-04 [2014-01-27].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5.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1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6. 馬娟. 教育評價標淮的改變: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12-07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2). 
  7. 7.0 7.1 7.2 7.3 深圳10年課改, 終向高考舉白旗?. 晶報. 2012-07-20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 
  8. 隻身一人闖鵬城——王錚校長的改革歷程. 涅槃周刊. 2012-02-13 [2014-01-27]. 
  9. 王占寶. 期待建設性的討論. 深圳中學. 2011-10-11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10. 亓樹新. 誰要是動了高考這根弦,就是找死?. 中國青年報. 2008-04-02 [2014-01-27]. 
  11. 王占寶就任深圳中學校長. 深圳中學. 2010-03-04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1日). 
  12. 莊樹雄. 學生萬言書 質疑深中辦學理念. 南方都市報. 2012-05-22 [201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13. 劉榮. 「老王」走了「新王」能給深中什麼. 南方都市報. 2010-03-04 [201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14. 羅善文. 我,深中,教書育人. [201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