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迦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1月20日 (五) 16:02 由 安然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迦南 |圖片 = File:64647da2387d49bfb2ff73532058ad80 th.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F%A6%E5%8D%…”)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迦南
國籍 巴勒斯坦
別名 迦南地

迦南是地名,東西界於地中海和約旦河之間,南北界於埃及亞蘭之間。這地又稱「巴勒斯坦」,包括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和一部分的約旦王國。[1]

基本信息

中文名:迦南

又譯:客納罕

舊約中;被稱為樂土。

相關文獻:《聖經》

地理位置

迦南的土著居民被稱為迦南人。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進入這裡時叫它迦南(Canaan)。腓力斯人進入地中海沿岸,控制了加沙到雅法的海岸線,把他們占領的地方叫做"巴勒斯坦",意為"腓力斯人之地",後為希臘史學家沿用之。猶太極端正統派不認同這個詞,認為它是一個不能接受的"非猶太名詞"。後來羅馬人進入迦南,驅逐猶太人。

民族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遷入並依靠伊斯蘭教同化當地居民,形成了巴勒斯坦人。從公元7世紀到21世紀,迦南(即巴勒斯坦)一直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作為主體民族居住。

相關傳說

亞伯拉罕得到上帝耶和華的指示,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至1500年之間,他逐漸由美索不達米亞的吾耳遷入當時地中海東岸、一塊叫做「迦南」(Canaan)的地區。據聖經記載,這是一塊「流着奶和蜜」的土地。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為「希伯來」,意即「越河者」。[2]

迦南,作為以色列人(猶太人)的聖地,在《舊約》中被稱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最初是亞伯拉罕帶領着信徒追尋的地方。

聖經《出埃及記》描述了希伯來人(猶太人)在埃及遭受奴役和虐待,猶太人古代領袖摩西(moses)帶領他們來到迦南開始全新的自由生活這一過程。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西邊越河過來的人為"希伯來",意即"越河者"。

摩西的父母是以色列人,但他卻由埃及王室撫養長大。

摩西成人後,某日殺死一個正在虐待以色列奴隸的監工。之後摩西被迫出逃,在此過程中他得到神啟。因而,摩西返回埃及,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約前1304~前1237)派出軍隊欲追回以色列人。到了埃及東部,摩西藉助神力分開紅海,以色列人得以安然橫越紅海。之後紅海又恢復原狀,隨後追來的埃及軍隊於是慘遭滅頂。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