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尾崎紅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12日 (六) 17:05 由 Bowers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尾崎紅葉(尾崎 紅葉,1868年1月10日-1903年10月30日,即慶應三年12月16日-明治三十六年),明治時代的小說家、俳句詩人。本名「德太郎」。別號「緣山」、「半可通人」、「十千萬堂」。1885年在大學預科學習時,與山田美妙石橋思案等友人結成「硯友社」,發行文學同人誌『我楽多文庫』。1888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在學期間進入讀賣新聞報社,發表『伽羅枕』『三人妻』等多篇文章,後於1890年從國文系退學專注於文學創作。1897年開始在讀賣新聞上連載『金色夜叉』轟動一時,讀賣新聞也成為最熱門報紙,可惜此作未完成,就於1903年10月因胃癌在家中過世。

尾崎紅葉和幸田露伴的文學曾經在明治時期的後半並踞文壇,被稱為明治文壇的「紅露時代」[1]。代表作「三人妻」、「多情多恨」、「金色夜叉」。

硯友社與作品風格

由尾崎紅葉成立的「硯友社」,採用師徒制,受「源氏物語」的影響主要推行的是寫實主義的心理創作。門下有許多優秀的學生,包括泉鏡花小栗風葉柳川春葉德田秋聲等。硯友社作家的特色最明顯的是江戶文舉和西歐文學思潮的融和[2]。而硯友社也主宰了明治20年代的文壇,樹立了文言一致的寫作方式,但其日本式的寫實主義理論具有缺陷且實踐不足,並未能建立強有力的新的世界觀和文學理念。被國木田獨步形容為「穿洋裝的元祿文學」[3]。在這一時期尾崎紅葉的作品大多是以此為主。

但是到了後來,由於受到古典作家井原西鶴的影響,之後的寫作風格開始不斷變化,運用於描繪狂掃當時明治初期拜金主義的風潮之上。

從尾崎紅葉的俳句中,可以了解他的創作風格,如:「竹裏黃鶯足脛寒。」「明年的此月此夜,貫一會在何處觀賞這個月亮呢?後年的此月此夜;十年後的此月此夜。我一生中,都不會忘記此月此夜,即使死亡我也不會忘記的此月此夜。」

金色夜叉與熱海

他的著名作品《金色夜叉》中,其中主要是反映了當時了明治社會在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的金權主義。他通過小說的方式,在其中對金權社會的暴露是淋漓盡致的,從而吸引了很多的讀者,甚至給日本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他的這一部作品雖然沒能完成,但是在這部作品中以戀情與金錢的問題為中心,並且採用白話文體和現實主義得寫作方法,對日本近代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尾崎紅葉這不風靡不衰的愛情小說,賺取了無數讀者的熱淚,小說男主角貫一和女主角阿宮所譜成的金錢和愛情的抉擇,成為讀者永難忘懷的一幕。兩人訣別的熱海溫泉,迄今仍有遺蹟供人憑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