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談天

於 2021年7月7日 (三) 16:56 由 微笑微笑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談天》,中國第1部全面介紹西方近代天文學的著作。譯自英文本Outline of Astronomy。清咸豐九年(1859)上海墨海書局出版。同治十三年(1874)增補聚珍版。以後又迭經翻印,版本眾多。現在流行的為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名著本,原作者英國天文學家。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由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口授,中國天文學家李善蘭筆述,譯成中文。偉烈亞力(Wylie Alexander,1815—1887),在英國時就學習中文。1847年受倫敦布道會派遣來華負責印刷《聖經》,因創辦墨海書局。1860年回英國辭去布道會職務。1861年由大英聖書公會派遣為駐華代理人重返上海。曾任《教務雜誌》編輯數年。著有《中國文獻紀略》、《中國研究錄》等介紹中國的著作多種。並曾用中文撰述或翻譯數學、天文學著作多種。1877年因病返回倫敦,李善蘭(1811—1881),字壬叔,號秋級,中國浙江海寧人。幼年即好數學,青年時代即撰成《方圓闡幽》等重要數學著作。1852年到上海後結識了偉烈亞力等傳教士,即與他們合作,大舉翻譯了西方數學著作,又及天文學、力學和其他科學著作,把許多學科的近代知識介紹給中國學術界。1860年後任江蘇巡撫徐有壬的幕賓。1863年起任曾國藩幕賓。1868年到北京任同文館算學總教習,至死。

本書共18卷。包括了直到19世紀40年代西方在望遠鏡和牛頓力學發展基礎上的最新天文學知識。主要內容有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曆法;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雲、星團(當時稱為星林)等天體的觀測研究等。書前有偉烈亞力和李善蘭2篇序言。李序特別對當時中國學術界存在的對地動說懷疑的思想和以行星繞日的橢圓軌道為虛幻假象的說法進行了尖銳精要的批判。本書的翻譯出版把西方近代天文學知識傳入了中國,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其影響並不亞於《天演論》。

作者簡介

約·赫歇爾(John FrederickWilliam Herschel,1792—1871),1813年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畢業。1816年起研究天文學。1820年受其父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1738—1822)之託參與創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1821年起對其父的雙星和星團星雲工作進行了觀測覆核,又作出了大量新發現。1834年起在好望角進行了5年的南天觀測,獲得了眾多的新結果。1849年出版了Outline of Astronomy一書,此書成為不斷再版和譯成多種文字的世界天文學著作。

工具書

工具書是專供查找知識信息的文獻。它系統匯集某方面的資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編排,以供需要時查考使用。根據工具書的基本性質和使用功能,可以劃分為檢索性工具書[1]和參考性工具書[2]美國工具書專家蓋茨稱其為控制-檢索型工具書和資料型工具書,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還可以根據語種、學科內容、規模大小等標準進行劃分。

視頻

談天 相關視頻

牛頓力學被相對論推翻,為什麼我們在高中還要學?
高考物理力學專題牛頓第二定律

參考文獻

  1. 檢索工具書可以用哪些 ,搜狐,2019-12-20
  2. 參考工具書,道客巴巴,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