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583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9月26日 (日) 21:29 由 Scf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公元583年,癸卯年(兔年)。 隋开皇三年、南朝陈至德元年、高昌延昌二十三年、西梁天保二十二年。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郡…”)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公元583年,癸卯年(兔年)。

隋開皇三年、南朝陳至德元年、高昌延昌二十三年、西梁天保二十二年。開皇三年,隋文帝廢郡置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583年

外文名稱 583 AD

紀年 癸卯年(兔年)


紀年二 隋開皇三年

大事記 隋文帝廢郡置州

目錄 1本年年表 2歷史大事 3風景名勝 4資治通鑑記載 摺疊編輯本段本年年表 1、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於史冊。

2、公元583年,宕昌國歸附北魏。

3、公元583年,改玄武郡、伍城縣為玄武縣。

4、公元583年,陳宣帝卒,其子後主陳叔寶即位。

5、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

6、公元583年,楊堅下詔,實行輕徭薄賦的利民政策。

7、公元583年,隋文帝為革新政治一度廢郡,以州統縣。

8、公元583年,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9、公元583年,罷趙郡為趙州。

10、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兩郡,保留商州。

11、公元583年,頒布的《隋律》,其篇名與《北齊律》完全一致。

12、公元583年4月,吐谷渾擾隋邊。隋大發兵,分八道擊突厥,大敗之。6月,隋破吐谷渾。8月,隋再出兵擊突厥。

12、公元583年罷九隴郡為九隴縣。

13、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文帝改郡為州,實行州、縣二級制,以安漢縣、晉城縣隸隆州。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大事 摺疊陳改元至德 陳太建十五年(五八三)一月三日,後主陳叔寶大赦天下。改元,以太建十五年為至德元年。

摺疊陳後主奪長沙王叔堅權柄 陳後主叔寶即位之初,因傷創不能視事,政無大小皆決於長沙王陳叔堅。叔堅權傾天下,驕縱自恣,後主甚為猜忌。幸臣都官尚書孔范、中書舍人施文慶日夜構諂叔堅。至德元年(五八三)一月,後主出陳叔堅為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刺史,以祠部尚書江總為吏部尚書,立皇子陳深為始安王。至八月,陳叔堅還未赴江州,後主復留為司空,而實奪其權柄。陳叔堅既失恩,心不自安,於是占日月以求福,被人告發,囚禁於中書省,論罪當斬,陳後主念其護駕誅陳叔陵之功,赦其死罪,免官而已。

摺疊陳遣傍聘問隋朝 陳至德元年(五八三)二月五日,後主陳叔寶遣兼散騎常侍賀徹等人聘問於隋,作為隋使吊陳宣帝之喪的回報。十一月,又遣散騎常侍周賁、通直散騎常侍袁彥聘於隋。陳後主欲知隋文帝相貌,令袁彥畫楊堅像而歸,閱後大驚,聲言不願見此人。

摺疊陳中書通事舍人司馬申用事 陳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司馬申掌機密,頗作威福,常在後主陳叔寶面前譖毀大臣,朝廷內外皆從風而聽從。後主欲任吏部尚書毛喜為僕射,司馬申厭惡毛喜為人正直堅強,上言毛喜在宣帝時曾短毀後主,使後主收回成命。至德元年(五八三)二月,後主傷創痊癒,於後殿置酒自慶,引江總等文臣賦詩展樂,醉後引毛喜上殿。時宣帝陵墓剛葬不久,毛喜見後主酒醉極表不滿,後主事後對毛喜更懷厭煩,與司馬申謀,出毛喜為永嘉內史。

摺疊隋文帝遷都大興城 開皇三年(五八三)一月一日,隋文帝將遷入新都,大赦天下。三月十八日,文帝楊堅遷居新都大興城。

摺疊隋減丁役罷鹽榷 開皇三年(五八三)三月,隋下令減丁役,由北周所定十八成丁,減為二十一歲成丁;役由每年一個月減為二十日;調絹由一匹減為二丈;北周末年榷灑坊、鹽池、鹽井,於今盡皆罷去,聽百性自采。

摺疊隋詔求遺書 隋秘書監牛弘上表稱:文化典籍經多年戰亂,多已散逸,請朝廷重金購買私家藏書,以振興國家文化事業。開皇三年(五八三)三月十九日,文帝下詔購求遺書於天下,每獻書一卷,賞絹一匹。

摺疊吐谷渾進犯隋邊境 開皇三年(五八三)四月二日,吐谷渾入寇隋西部邊鎮臨洮(今屬甘肅),洮州刺史皮子信出戰敗死。汶州(今四川茂汶)總管梁遠率兵進擊,將吐谷渾軍擊走。吐谷渾軍又進犯廓州(今青海貴德),被州兵擊走。六月,隋行軍總管梁遠破吐谷渾於爾汗山。

摺疊隋八路出塞攻突厥 開皇三年(五八三)四月,隋文帝為反擊突厥五可汗入寇,命衛王楊爽等為行軍元帥,分八道出塞討擊突厥。楊爽督總管李充等四將出朔州道(今山西朔縣),十一日與沙缽略可汗於長城北白道遭遇,大破突厥兵,沙缽略棄甲潛逃,突厥軍中無食,死者甚眾。幽州總管陰壽帥兵十萬出盧龍塞(今河北盧龍),擊高寶寧,高寶寧奔契丹,為其麾下所殺,於是盧龍諸縣悉平。五月,隋秦州總管竇榮定帥步騎三萬出涼州(治今甘肅武威),與突厥阿波可汗相遇,阿波屢敗。竇榮定部將史萬歲單騎與突厥挑戰,斬突厥騎將首,阿波不敢戰,引盟而去。長孫晟在竇榮定軍中,又設計離間阿波與沙缽略的關係,勸阿波西聯達頭以拒沙缽略,阿波可汗遂遣使入朝。

摺疊隋不納陳郢州城主張子譏 開皇三年(五八三)四月二十一日,陳郢州(今湖北武昌)城主張子譏遣使於隋請降。隋文帝為專力對付北邊突厥,而與南邊的陳朝和好,拒絕張子譏的請降。二十三日,隋文帝遣兼散騎常侍薛舒、王邵聘陳。

摺疊輕徭薄賦的利民政策 公元583年,楊堅下詔,實行輕徭薄賦的利民政策:成丁年齡由18歲提高到21歲,每年服徭役期限由一個月減為20天。調絹由1匹(4丈)減為半匹(2丈)。從而一改西魏以來"日制徵稅法頗重"的弊端,大大減輕了人民負擔。興修水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摺疊隋朝與突厥的戰爭 公元582年,發兵40萬大舉入侵。隋文帝一方面加強軍事防禦,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反擊。戰爭初期,準備充分的突厥一度占了上風。隋文帝於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頒布討突厥詔,開始反守為攻,向突厥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擊。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是隋文帝全面反擊突厥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雙方發生了多次艱苦激烈的戰爭,均損失慘重。

摺疊隋遷入新都城 定製:以二十一歲為丁(周十八歲),每年役二十日(周三十日),調絹以二丈為一匹(減半)。下詔購求遺書,獻書一卷,賜縑一匹。改度支尚書為民部,都官尚書為刑部。取消郡,改為州、縣兩級的行政區劃制度。改定法律,凡十二卷、五百條。在衛州置黎陰倉(今河南濬縣西南),陝州置常平倉(今三門峽市西),華州置廣通倉(後改永豐倉,在今陝西華陰東北渭水黃河會合處),轉相運輸,運糧到長安。隋軍出塞攻突厥,在白道(今呼和浩特北)大破沙缽略沙缽略旋與阿波、達頭相攻。南朝文學家徐陵死。陵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陳時官至尚書左僕射、中書監。與庾信齊名。以駢文、宮體詩著名。著作今存《徐孝穆集》輯本,編有《玉台新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