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蔴地小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1月5日 (三) 13:45 由 Wh桑巴拉花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油蔴地小輪

中文名: 油蔴地小輪

外文名: The Hongkong and Yaumati Ferry Co. Ltd

投入服務時間: 1924年1月1日

簡 稱: 油蔴地小輪或港輪

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Yaumati Ferry Co. Ltd,簡稱油蔴地小輪或港輪) 於1924年1月1日開始投入服務,最初是來往中環至深水埗、旺角及油麻地航線之間的航線,後來則擴展至新界及離島,曾經是香港最主要的渡輪服務經營者。[1]

簡介

1964年7月31日至1987年8月31日間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1989年易名香港小輪,可是,由於近年渡輪業經營困難,遂於1999年把專營權售予新世界第一渡輪。新世界第一渡輪於2000年1月15日開始經營原油蔴地小輪的載客航線。

歷史

1920年代之前,香港渡輪服務由多間公司自由經營,構成混亂。1923年,當時香港總督司徒拔決心整頓,引入專營權制度。其中以劉德譜為首的財團,成功取得來往中環至深水埗、旺角及油麻地航線之間的航線專營權。財團改名為油蔴地小輪,並於1924年1月1日啟航。1933年,中環統一碼頭及油麻地佐敦道碼頭啟用。同年油蔴地小輪提供來往中環及佐敦道的雙層渡輪服務,下層提供車輛渡輪服務。 1941年香港保衛戰爆發,香港政府徵用油蔴地小輪多艘渡輪鑿沈於維多利亞港內,以求阻止日軍登陸香港島。香港日治時期,因日軍將大部份渡輪調走,渡輪服務一直停辦。至香港重光之初,油蔴地小輪才能提供有限度服務。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隨著香港政府開發荃灣、屯門等新市鎮,一度為油蔴地小輪帶來商機。但隨著1970年代香港海底隧道及香港地鐵先後啟用,加上連接新市鎮及市區的道路網改善,令油蔴地小輪受到很大打擊,逐漸變得無心經營。1999年3月31日,油蔴地小輪的專營權終止,由新世界第一渡輪接手。然而,油蔴地小輪現時仍有小量非專利航線以牌照形式經營。

航線

[現有航線] 截至2005年,油蔴地小輪仍有營運北角往返觀塘(定期航班)和由北角、觀塘往返大嶼山梅窩(需預約)的危險品車輛渡輪服務。 [曾經營航線] A. 港內線(維多利亞港)渡輪 中環至佐敦 (客輪及汽車渡輪) Central and Jordon (1920s-1998) 中環至大角咀 (1972-1992) 中環至旺角 Central and Monkok (1924-1972) 1972年後遷至大角咀 中環至深水埗 (1924-1992) 中環至馬灣 中環至青衣 Central and Tsing Yi 中環至荃灣 Central and Tsuen Wan 中環經青衣至荃灣 Central via Tsing Yi to Tsuen Wan 中環至尖東 Central and Tsimshatsui East 中環至荔枝角(美孚新邨) Central and Mei Foo 中環卜公碼頭至屯門 Central and Tuen Mun(1981-2000) 佐敦至灣仔 Jordon and Wan Chai 灣仔至紅磡 Wan Chai and Hung Hom 灣仔至屯門 Wan Chai and Tuen Mun 北角至九龍城(客輪及汽車渡輪) North Point and Kowloon City 北角至觀塘 North Point and Kwun Tong 北角至紅磡 North and Hung Hom 北角至大廟 North Point and Joss House Bay 尖東至黃金海岸 Tsimshatsui East and Golden Coast 筲箕灣至觀塘碼頭後遷往西灣河碼頭 西灣河碼頭至觀塘 筲箕灣至三家村後遷往西灣河碼頭 西灣河碼頭至三家村 上環三角碼頭 (航線不詳) B. 港外線渡輪 (中環至離島) 中環至梅窩 Central and Mui Wo 中環經坪洲至梅窩 Central via Peng Chau to Mui Wo 中環至長洲 Central and Cheung Chau 中環至坪洲 Central and Peng Chau 中環至南丫島榕樹灣 Central and Yung Shue Wan 中環至南丫島索罟灣 Central and Sok Kwu Wan 中環經沙螺灣至大澳 Central and Tai-O (1938-1999) 尖沙咀至梅窩 Tsimshatsui and Mui Wo 尖沙咀至長洲 Tsimshatsui and Cheung Chau 觀塘經中環至梅窩 橫水渡航線 (長洲-芝麻灣-梅窩-坪洲) Inter-Island Ferry 荃灣至大澳 Tsuen Wan and Tai-O 荃灣至青衣 屯門經沙螺灣至大澳 C. 吐露港渡輪 吐露港航線(原大埔滘後改馬料水,經泥涌(十四鄉)、深涌、荔枝莊、黃石碼頭、赤徑、較流灣、塔門) 馬料水至烏溪沙(原大埔滘後改馬料水) 馬料水至東平洲(原大埔滘後改馬料水),(周末航線) D. 中港客運航線 (境外線) 港穗飛翔船(半氣墊船) 大角咀至廣州,1988年後改為尖沙咀中港碼頭至廣州 大角咀至黃埔, 尖沙咀中港碼頭至蛇口 馬料水至小梅沙 E. 港澳航線 (境外線) 最初以海聯名義經營,後轉港輪 深水埗至澳門,1989年11月1日改為尖沙咀中港碼頭至澳門 Kowloon and Macau F. 臨時航線 中環至太古城 Central and Taikoo Shing (1980-1983) 太古城至九龍城 Taikoo Shing and Kowloon City (1980-1983) 中環至柴灣 (1981-1983) 觀塘至柴灣 (1981-1986) 鴨脷洲至香港仔 (1994年8月)

船隊

☆雙層汽車渡輪: 民佳 (Man Kai) ☆汽車渡輪兼海上夜總會: 民安 (Man On) 民樂(Man Lok) 民富(Man Foo) ☆一艘雙層汽車客輪兼海上夜總會: 民儉 (Man Kim) ☆拖船 民強 (Man Keung)

其他業務

1980年代,油蔴地小輪曾於多個碼頭的入閘處旁,開設超級市場,最初名為「油麻地超級市場」,後改名為「港輪超級市場」,在其他地區亦有分店。 【洋紫荊-維港游】 它們共有船隻4艘(民安Man On,民樂Man Lok,民儉Man Kim,民富Man Foo),每晚都有定期班次開出,提供維港內的觀光服務及精美的自助晚餐。 每晚班次: 1)5:30p.m.-7:00p.m. 北角渡輪碼頭 2)7:30p.m.-9:30p.m. 北角渡輪碼頭 3)8:00p.m.-10:00p.m. 尖東躉船碼頭

參考來源

  1. [1],360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