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郭門 (臺南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12日 (日) 18:57 由 Zardwee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臺南東郭門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類別 城門
位置 臺南市東門路
建成年代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建成年代 全天

臺灣府城東郭門臺灣府城的東外城的東門,位於東外城的東端,大東門外街[1]

歷史

清朝嘉慶年間,城外的大東門外街已成為糖廍、棧房的集中地[2]道光十二年(1832年)經歷張丙之役。事件平息後,臺灣府城重修城郭,並增建外垣竹城,將大東門外街一部分納入城內,設永康門、東郭門、仁和門[3][4][5]。東外城於1836年左右完成,其中東郭門的形制、尺寸是東外城的三座城門之中最完整的,是三者之中唯一有城門建築者。

東郭門位於當時的大東門外街上,是東出臺灣府城通往仁德和太子廟的交通孔道。日治時期為了改善交通,將東郭門拆除。後來該處設立了派出所和輕便車道發車所[5]

參見

參考文獻

  1. 洪敏麟.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9-06-30 (中文). 
  2. 鄭道聰,〈春遊府城東安坊〉
  3. 大東門外街詞條,http://placesearch.moi.gov.tw/search/place_list.php?id=37105,《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失效連結]
  4. 一間客棧網站,http://www.ncku.edu.tw/~hakkarc/index3-2-2.php
  5. 5.0 5.1 存檔副本. [201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2).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