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畠顯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4月3日 (日) 23:15 由 久明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北畠显家'''<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北畠顯家
圖片來自36O

北畠顯家 北畠顯家(文保二年~建武五年五月廿二日,即1318年-1338年6月10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公家兼武將。北畠顯家出身於村上源氏庶流北畠氏,父親為後醍醐天皇近侍後三房之一的北畠親房,下有二弟北畠顯信與北畠顯能。北畠顯家之子為北畠顯成,即後來改名並成為村上水軍始祖的村上師清。

尊氏的敗北

  日本國土地面積狹小,鎌倉〔含〕以前的戰爭中很少有過長途遠征的事例,因此並不重視軍隊補給,大軍所到之處,往往縱兵搶掠,自籌糧餉。沒有穩固根基而能殺入京都的部隊,往往因為兵力龐大但糧草不繼而迅速弱化,遭遇攻擊便全線潰散——前此的木曾義仲是如此,現在的足利尊氏也是如此。   且說尊氏進入京僅僅三天,正因楠木正成的堅壁清野策略而頭疼不已的時候,突然發現琵琶湖中出現了大批戰船,船上樹立着的,竟然是陸奧守北畠家的旗印!   原來,北畠親房、顯家父子在接到討伐詔書後便積極行動了起來,當尊氏的主力部隊一離開鎌倉,前往箱根?竹之下和義貞的部隊決戰時,北畠軍即開始向西運動,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將領北畠顯家的率領下,風馳電掣般突破了鎌倉的重重防禦,緊緊跟在尊氏後面。此刻,當北畠氏的旗印出現在京都城外時,尊氏知道,大勢已去了。    正月十六日,正成、義貞、顯家的部隊開始對細川定禪駐紮的三井寺發動突擊。在官軍優勢兵力的攻擊下,三井寺的細川軍全面潰退。從二十七日到三十日,官軍對京城中糧盡氣衰的尊氏叛軍發動了長達四天的總攻,到三十日傍晚,京都收復,尊氏及殘兵數萬人遁入曾經是他發家之地的丹波篠村。二月三日,尊氏繼續西逃到了攝津的兵庫。十日,足利直義的殿軍被義貞、顯家軍擊敗。十一日,在以阻截義貞、顯家軍為目的的豐島河原之戰中,尊氏軍再度被擊敗——這回尊氏敗得好慘,當他乘船逃到備後時,部屬只剩下了兩千人。   眼看尊氏敗局已定,建武君臣歡天喜地開宴慶功,只等朝敵首級一到便可論功行賞。楠木正成趁機進諫後醍醐天皇,警告說「新政失卻民心,遂使武士倒向尊氏」、「此時當用懷柔政策,赦免尊氏一切罪責,主動詔其還朝」、「如持明院統再起,則國家危矣」。   因為正成非常清楚,各國武士對建武新政的失望,不會因為尊氏一人或者足利一族的滅亡而就此煙消雲散的,如果後醍醐天皇不改變重用貴族、輕視武士的態度,那麼新田義貞也可能變成足利尊氏,名和長年也可能變成足利尊氏,甚至連自己都可能會有失望蛻變的一天。大勢如此,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當然,後醍醐天皇對此完全聽不進去。  

顯家奮迅

  湊川合戰,楠木正成戰死,南朝倉皇逃出京都。此時保護着東宮北上敦賀的新田義貞,手下只有土居、得能等人所率三百伊予兵,被迫翻越崇山峻岭而行,路逢大雪,不斷有士卒因為凍餓而倒下,真是極度的艱苦。好不容易到達敦賀,受到了金崎大宮司氣比氏治的熱情迎接,義貞等人總算是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   以金崎城為基地,義貞憑藉東宮之名徵集部隊,並派其弟脅屋義助前往要隘杣山城,兒子義顯遠赴越後進行聯絡工作。義助剛離開金崎城,杣山城城主瓜生保、義鑒兄弟就在母親的授意下,搜集了數千兵馬趕來匯合。   忙於穩定畿內局勢的足利尊氏在得知新田義貞圖謀北陸的消息後,急命越後守斯波高經率軍包圍了金崎城。此時,脅屋義助剛離開杣山城,正在返回金崎途中,主從僅十六騎,當晚,他趁着夜色蒼茫,率領從騎繞着敵軍的陣地狂呼:「北國武士、僧兵兩萬騎前來支援官軍!」士氣並不高昂的斯波軍立刻慌亂得四散奔逃。於是義助兵不血刃地解了金崎之圍。   足利尊氏聞報大怒,遂於延元二年〔1337年〕元月,再派大將高師泰統率精銳殺向北陸。此時新田義貞手上並沒有足夠的軍隊,又不能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根據地逃往它處,正在苦無對策之時,突然接到後醍醐天皇的使者,報稱天皇已在吉野復辟,並且召集到了一定數量的部隊,很快便會趕來支援,金崎城中軍民士氣頓時萬分高昂。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