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淳和天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3日 (五) 15:59 由 Zardwee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連結淳和天皇:日本第53代天皇(786年-840年6月11日在位),桓武天皇第三皇子

淳和天皇(日語:淳和天皇じゅんなてんのう Junna Tennō;786年-840年6月11日),男,日本第53代天皇(786年-840年6月11日在位),桓武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藤原百川之女藤原旅子。諱大伴(日語:大伴おおとも Ōtomo),又被稱為西院帝[1]

概述

810年,因為藥子之變的關係,皇太子高岳親王遭到廢黜,大伴親王被改立為太子。823年嵯峨天皇退位,大伴親王以皇太子身分登基。[2]

由於天皇名為大伴,為了避諱,便將「大伴」這個姓氏改為「伴」,以免造成該姓與天皇名字有衝突。淳和天皇積極的錄用良吏,並且改善已經荒廢的地方政治,恢復調解國司間糾紛的官位「勘解由使」。另外在土地政策上有所改革成就,因此增加了財政收入。另外下令繼續編纂《日本後記》,記載桓武天皇到淳和天皇這段期間的治世。在他的治世時期,可以說是平穩的時代。[3]

833年時,讓位給皇太子正良親王,並於840年過世。天皇過世後,眾人根據他的遺願,火葬後將骨灰灑於大原野西嶺上陵,日式諡號為「日本根子天高讓彌遠尊」。[4]

生平

大伴親王兩歲時,生母去世,愛憐大伴親王的桓武天皇讓出色的女官文室與伎之妻平田孫王撫養大伴親王。810年10月14日(弘仁元年9月13日),藥子之變後,大伴親王取代被廢的高岳親王(平城天皇之子)成為皇太子。[5]

823年6月9日(弘仁14年4月27日),大伴親王即位。大伴氏為避諱,改姓為伴氏。

833年3月22日(天長10年2月28日),淳和天皇讓位於仁明天皇,退位為上皇。

淳和天皇統治時期積極任用清原夏野等良吏,整頓地方的政治,並對改革土地政策,致力於增加稅收,還命人開始編纂《令義解》和《日本後紀》,是表面上比較平穏的時代。

但是,淳和天皇即位並不是他本人的意願。根據《日本後紀》的記載,806年5月22日(大同元年5月1日)當時的大伴親王希望在父親桓武天皇去世時被降下臣籍,但被皇太子(平城天皇)慰留,繼續在皇籍。雖然淳和天皇並不是桓武天皇的皇后藤原乙牟漏所生,但是與高志內親王(淳和天皇的異母妹,生母和桓武皇后藤原乙牟漏同是藤原式家出身的異母姐妹)生有恆世親王。由於除了平城、嵯峨兩天皇之外,恆世親王是與桓武天皇嫡系血緣最近的皇族(比母親出身於臣下的平城天皇之子高岳親王、嵯峨天皇之子正良親王要近),而恆世親王要即位又不能繞過父親大伴親王,因此並非嫡子的大伴親王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大大上升。但大伴親王害怕自己及兒子恆世親王像他戶親王、早良親王(他戶親王、早良親王都因為捲入皇位繼承之爭而冤死)一樣,捲入皇位繼承之爭,所以上表,請求解除最接近桓武天皇嫡系血統的恆世親王的皇位繼承權,但沒有被接受。

淳和天皇即位後,也並沒有立恆世親王為太子,反而冊立了嵯峨天皇的嫡子正良親王(平城天皇嫡子高岳親王在藥子之變後被廢)。淳和天皇在位時,恆世親王病死,皇位由正良親王(仁明天皇)繼承,但仁明天皇又冊立淳和上皇與正子內親王(嵯峨天皇之女)之間所生的恆貞親王為皇太子。淳和上皇沒有有力的貴族為後盾,對兒子恆貞親王成為仁明天皇的皇太子感到不安,託孤於忠實的親信藤原吉野。但在淳和上皇去世後,他的不安在承和之變中變成了現實。

840年6月11日(承和7年5月8日),淳和上皇去世,按照他薄葬的遺詔散骨灰於京都大原野西院。

家庭

后妃

皇后:正子內親王(810-879,嵯峨天皇之女,淳和天皇之侄女)

妃(贈皇后):高志內親王(789-809,桓武天皇皇女,淳和天皇之妹)

尚藏:緒繼女王(787-847)

女御:永原原姬

女御:橘氏子(橘永名之女)

更衣:藤原潔子藤原長岡之女)

宮人:清原春子(清原夏野之女)

宮人:大中臣安子(大中臣淵魚之女)

宮人:大野鷹子(大野真雄之女)

宮人:橘船子(橘淨野之女)

宮人:丹墀池子(丹墀門成之女)

子女

子:恆貞親王(825-884,仁明天皇皇太子,正子內親王之子)

子:基貞親王(827-869,正子內親王之子)

子:恆統親王(829-842,正子內親王之子)

子:恆世親王(805-826,高志內親王之子)

女:氏子內親王(?-885,高志內親王之女)

女:有子內親王(?-862,高志內親王之女)

女:貞子內親王(?-834,高志內親王之女)

女:明子內親王(?-854,清原春子之女)

子:良貞親王(?-848,大中臣安子之子)

女:寬子內親王(?-869,大野鷹子之女)

女:崇子內親王(?-848,橘船子之女)

女:同子內親王(?-860,丹墀池子之女)。

相關影片

淳和天皇大原野西嶺上陵

日本天皇

第一系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參考文獻

  1. 日本後紀:卷卅一淳和紀一 .古事記 ~往古之追慕~[引用日期2012-05-28]
  2. 安田政彥.平安時代皇親の研究.日本:吉川弘文館,1998年
  3. 淳和天皇陵 .北摂辺り 山の散歩道[引用日期2012-09-22]
  4. 本朝皇胤紹運錄.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平松文庫,古籍無出版年份.
  5. 黑板勝美.新訂増補國史大系・尊卑分脈.日本:吉川弘文館,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