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竇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39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竇熾(507年-584年),字光成北周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

生平

竇熾世為部落大人。儀表魁梧,器識雄遠,善騎射,有謀略。先後投效葛榮爾朱榮。為宇文護所器重,取得沙苑大勝。一日兩人相邀射兔,竇熾射中17隻,宇文護只射中11隻,宇文護遂懷恨在心。竇熾誅宇文護,任太傅。入,續任太傅。有子竇威、竇恭。竇恭子竇軌竇琮。竇琮生竇孝勣,釋褐尚舍直長。竇孝勣生竇希寂。竇熾有一曾孫為雄州刺史,娶隴西郡王李博乂女。

  • 竇茂,襲封鄧國公
  • 竇恭,封酇國公
  • 竇覽
  • 竇深
  • 竇嶷
  • 竇誼
  • 竇威,封延安郡靖公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1]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2]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參考書目

  • 《周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二
  • 《北史》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 納蘭性德簡介 古詩文網
  • 詩詞說:最美不過納蘭性德,東風那惜小眉彎,芳草綠波吹不盡 華夏詩詞之美,發布時間;2018-12-26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