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紹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9:26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羅紹基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3年12月1日
廣東省廣州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廣東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顧問

羅紹基(1933.12.1 -),男,發電工程專家[1]。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南海縣(今佛山市南海區)人,1955年8月畢業於清華大學。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

人物生平

現任廣東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顧問、教授級高工,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工程學會名譽理事,廣東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副組長,國內多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諮詢專家(如山東省泰安抽水蓄能電站顧問,雲南省大朝山水電站經濟合同調解專家,浙江省桐柏水電站世界銀行諮詢團成員,中國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公司顧問,廣蓄公司技術諮詢委員會顧問等)。2012年3月20日年,受聘組成"南網智囊團",將在改革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管理等方面為

南方電網公司出謀劃策。

曾先後任電力部中南勘測設計院院長、電力部華南電網辦公室主任、廣東省電力局副局長兼廣東抽水蓄能電站聯營公司總經理。

70年代,羅紹基教授任湖南鳳灘水電站設計總工程師,建成了我國第一座高112.5米空腹重力拱壩壩內廠房,解決了狹窄河谷廠房布置與大泄洪量的矛盾,節省了投資。該新壩型科研成果"混凝土腹拱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起,任廣東抽水蓄能電站聯營公司總經理,主持建設、運行、經營我國首例、世界最大的廣州抽水蓄能電站。他推行的建設管理改革,電力部領導稱為水電建設體制改革的典範,實施的運行管理改革,使電廠獲全國第一個"一流水電廠"稱號。一期工程工期提前一年,每千瓦投資2236元,為國內同期建設大型水電價格最低。其科技成果"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評全國勞動模範[3]

領導關懷

在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之際,6月21日下午,調峰調頻公司黨組書記林濤,公

司紀檢組長、工會主席湯梅子一行走訪看望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蓄公司技術諮詢委員會顧問、老黨員羅紹基。公司政工部,廣蓄電廠有關負責人陪同慰問。

在羅紹基家裡,林濤、湯梅子與羅紹基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林濤代表公司黨組對羅紹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對他一直以來為公司的發展建設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林濤指出,羅院士是我國著名水電工程學家,是公司的寶貴財富,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和學習的老前輩,把畢生的心血和汗水都獻給了電力事業,為調峰調頻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羅院士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公司的發展建設,為公司出謀劃策,提供智力支持。不辭勞苦,多次深入生產一線,解決了許許多多在建設現場出現的難題,培養出了許多優秀人才和團隊。希望羅院士繼續關注和關心公司的發展變化,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生平

1813年4月再應順天鄉試,又名落孫山,7月妻子因誤診卒於徽州府署。9月天理教農民起義。次年著四篇《明良論》,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見解,對君權專制進行抨擊。他指出,腐敗的原因首先在於皇帝視臣下如犬馬、奴才,使大臣不知廉恥,只知朝夕長跪,只知追求車馬、服飾,以言詞取媚君上。在這種制度下,「官愈久則氣愈偷,望愈崇則諂愈固,地愈近則媚益工」入骨三分的針砭,令外祖父段玉裁閱後又驚又喜,他欣然加墨批點:「四論皆古方也,而中今病,豈必別制一新方哉?」他欣慰地說「猶見此才而死,吾不憾矣!」。後回徽州後參與父親主持的《徽州府志》[1]重修工作。1815年,續娶安慶知府何裕均侄孫女何吉雲。祖父病逝後與家人回杭州守孝。兩年後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28歲的龔自珍會試不售,在京師與魏源一起師事今文學家劉逢祿,研讀《公羊春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龔自珍會試再度落第,以舉人挑選為內閣中書。從道光元年起,又任國史館校對等官職,先後十幾年。其間,他閱讀了內閣豐富的檔案和典籍,勾索舊聞,探討歷代得失,以後又參加《大清一統志》的修撰,寫出了《西域置行省議》等有深刻見解的文章。

道光九年(1829年),38歲的龔自珍經過第六次會試,終於考中進士。他在殿試對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撰《御試安邊撫遠疏》,議論新疆平定準噶爾叛亂後的善後治理,從施政、用人、治水、治邊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張。「臚舉時事,灑灑千餘言,直陳無隱,閱卷諸公皆大驚。」②主持殿試的大學士曹振鏞是個有名的「多磕頭、少說話」的三朝不倒翁,他「以楷法不中程,不列優等」,將龔自珍置於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為內閣中書。在歷任京官的20年中,龔自珍雖困阨閒曹,仍屢屢上書,指斥時弊,但都未被採納,甚至被同僚視為「痼疾」。這一時期,他也撰寫了更加成熟的一些政論,如《乙丙之際箸議》、《大誓答問》、《古史鈎沉論》等,譏刺封建官僚的昏庸。

由於龔自珍屢屢揭露時弊,觸動時忌,因而不斷遭到權貴的排擠和打擊。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他又忤其長官,決計辭官南歸,於四月二十三日(6月4日)離京。同年九月又自杭州北上接還眷屬。兩次往返途中,百感交集的龔自珍寫下了許多激揚、深情的憂國憂民詩文,這便是著名的《己亥雜詩》315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春,龔自珍執教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三月,父親龔麗正去世,龔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陽書院講席。夏末,他曾寫信給江蘇巡撫梁章鉅,準備辭去教職,赴上海參加反抗外國侵略的戰鬥。但八月十二日(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陽,年僅50歲。[4]

萍鄉人民公園位於廣場路與躍進南路交匯處,屬於老城區範圍,用地面積1.6公頃,建築占地面積363.15m2。公園地處市中心地帶,人流量非常大。據萍鄉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其他公園不同的是,人民公園是一個連續的地上地下循環系統,具娛樂休閒購物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5],地面是公園,地下是商業走廊,整個設施功能都要納入人民公園整體考慮。

視頻

羅紹基:磨礪嶺南伏猛虎 使作高峽出平湖

參考來源

  1. 羅紹基 ,南海地名網
  2. 羅紹基 ,中國工程院
  3. 羅紹基 ,名人簡歷網
  4. 龔自珍,古詩文網
  5. 【剖析】綜合性公園規劃設計 ,搜狐,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