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金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4月29日 (一) 16:50 由 Skii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參考资料
前往: 導覽搜尋

魏金枝(1900—1972),原名義榮,筆名鳳兮、莫干、高山、鹿宿等,浙江嵊縣(今嵊州)黃澤鎮白泥坎村人。1917年考入浙江一師,1920年開始寫詩與散文,並參加文學團體「晨光社」,1921年開始發表作品。1928年,短篇小說集《七封書信的自傳》。魏金枝的創作曾經得到魯迅茅盾等人的褒獎,甚至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一個農民作家」。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編輯左聯刊物《萌芽》月刊。1933年,在上海麥信中學任教,參加《新辭林》和《文壇》的編輯,1959年起,兼任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主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迫害。有《魏金枝短篇小說集》。

作品

出版了《七封書信的自傳》、《奶媽》、《時代的回聲》、《白旗手》、《制服》、《魏金枝選集》、《魏金枝短篇小說集》等小說集,有寓言集《越早越好》、《中國古代寓言》和文藝論著《編餘叢談》等[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