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良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龙城悠悠讨论 | 贡献2023年4月13日 (四) 07:0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良知'''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576095385_121160032?_trans_=…”)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良知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2]、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名词解释

人天生所具有的道德本性与道德上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良知”一词最初由孟子(前372?—前289)提出,认为人不加思虑便能知道的便是“良知”。“良知”的具体内容包括亲爱其父母、尊敬其兄长。而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良知”说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内容。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9)提出“致良知”,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良知”说。他认为,“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将“良知”扩充到底,即能达到对一切道德真理的认识和实践。

引例1

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 (人所不加思虑便能知晓的,就是良知。)

引例2

天理即是良知。 (《传习录》卷下) (天理就是良知。)

参考文献